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历年真题 > 法学类 > 犯罪学 >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真题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真题

2012-02-14 17:53:00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真题

课程代码:00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学科性质上看,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区别在于犯罪学是一门( )

A.规范性科学  B.事实性或陈述性科学

C.概念性科学  D.形式性科学

2.世界上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研究专著的作者是( )

A.贝卡利亚  B.托皮纳尔

C.加罗法洛  D.龙勃罗梭

3.贝卡利亚认为,预防犯罪最可靠但也是最困难的手段是( )

A.发展经济  B.制定法律

C.改善教育  D.奖励美德

4.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和,被称为( )

A.犯罪率  B.犯罪现象

C.犯罪行为  D.犯罪明数

5.20世纪中叶以后,居于主导地位的犯罪学理论流派是( )

A.犯罪人类学流派  B.犯罪生物学流派

C.犯罪社会学流派  D.犯罪心理学流派

6.在关于犯罪因素数量的变化规律方面,菲利提出了著名的( )

A.犯罪饱和法则  B.犯罪三原因论

C.“自然犯罪”的概念  D.社会防卫论

7.在研究总体中,每隔相等的若干单位,抽取一个样本的犯罪学抽样方法是( )

A.分段抽样  B.整群抽样

C.等距抽样  D.分层抽样

8.犯罪学对事物之间具有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被称为( )

A.横向比较分析  B.纵向比较分析

C.描述性分析  D.解释性分析

9.犯罪学在犯罪数量统计中常用的指标是( )

A.发案数  B.立案数

C.判决数  D.犯罪明数与犯罪暗数之和

10.在我国,公安机关的立案数约占全部立案数的( )

A.45%  B.65%

C.75%  D.90%

11.犯罪发展中危害最大、起作用最快的犯罪规律是( )

A.犯罪的辐射律  B.犯罪的消长律

C.犯罪的起伏律  D.犯罪的得逞律

12.新中国社会治安的黄金时代是指( )

A.1950~1955年  B.1956~1965年

C.1966~1976年  D.改革开放以后的时期

13.犯罪行为的本质属性是( )

A.违法性  B.社会性

C.形式多样性  D.社会危害性

14.欲望在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起着( )

A.纽带作用  B.辅助作用

C.核心作用  D.基础作用

15.下列观点中,属于犯罪生物学理论观点的是( )

A.体格性格分型说  B.模仿论

C.中性化说  D.智能低下理论

16.在犯罪原因系统中,以犯罪现象为中心,与一切犯罪现象都发生联系的因素组类是( )

A.犯罪情境  B.犯罪的一般原因

C.犯罪的具体原因  D.犯罪根源

17.作为社会制度的核心,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性质的制度是( )

A.社会形态  B.宏观社会制度

C.中观社会制度  D.微观社会制度

18.经济发展与犯罪的增长之间( )

A.存在着同步增长的规律  B.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

C.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D.没有任何关系

19.美国社会学家塞林于1939年提出的著名犯罪社会学理论观点是( )

A.亚文化论  B.亚文化群论

C.文化解组论  D.文化冲突论

20.精神障碍患者易实施( )

A.诈骗犯罪  B.暴力犯罪

C.经济犯罪  D.有组织犯罪

21.世界各国衡量被害风险的最重要指标是( )

A.被害数量  B.被害率

C.被害死伤率  D.被害死亡率

22.研究被害人的生活方式与被害之间关系的著名理论是( )

A.暴露理论  B.幸福计算理论

C.社会控制论  D.社会防卫论

23.被害人在遭到犯罪侵害时表现为一种顺应状态的特性是( )

A.被害的可猎性  B.被害的诱发性

C.被害的易感性  D.被害的受容性

24.不具备被害因素和条件,纯粹是由于偶然性的不幸事件而遭致被害的人是( )

A.状态性被害人  B.流动型被害人

C.机会性被害人  D.疏忽型被害人

25.将犯罪预测划分为犯罪主体预测、犯罪对象预测、犯罪形式预测、犯罪手段预测、犯罪结构预测、犯罪率预测等类型所依据的标准是( )

A.犯罪预测的内容  B.犯罪预测的时间

C.犯罪预测的条件  D.犯罪预测的空间

26.在犯罪预测的定量分析中,依据连续性原理与数理逻辑进行推断的方法是( )

A.特尔菲法  B.对比类推法

C.相关推断法  D.比例推断法

27.通过针对形成犯罪的心理和实施犯罪的途径,将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的犯罪预防是( )

A.惩戒性预防  B.控制性预防

C.保护性预防  D.堵塞性预防

28.根据哈佛大学詹姆斯。威尔逊教授提出的'破窗理论',纽约警察局认为修复“破窗”的最好策略就是( )

A.适度容忍  B.零容忍

C.高度容忍  D.强容忍

29.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中,教育是维护社会治安的( )

A.首要环节  B.积极措施

C.战略性措施  D.重要措施

30.在犯罪防控系统中,第一个层面的防控措施旨在( )

A.预防重新犯罪  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

C.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  D.抑制犯罪动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犯罪学关于犯罪原因研究关注的是( )

A.犯罪发生的根源  B.犯罪发生的条件

C.犯罪发生的相关因素  D.特定社会历史阶段上犯罪产生的原因

E.犯罪行为的不同类型及其特征

32.犯罪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基本层次有( )

A.方法论  B.社会调查法

C.统计分析法  D.具体方法  E.基本步骤

33.17世纪和18世纪上半叶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开展犯罪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托马斯·莫尔  B.斯宾诺莎

C.托马斯·霍布斯  D.孟德斯鸠

E.康帕内拉

34.犯罪暗数产生的原因包括( )

A.有的被害人担心个人名誉、利益受到损害

B.有的被害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受害

C.有的作案人是被害人的亲戚朋友,被害人碍于情面不报案

D.有的是犯罪发生后没有被任何人发现

E.有的是人为的工作失误,统计不准确

35.犯罪预测的特点有( )

A.现实性  B.示导性

C.结果的可变性  D.主观随意性 E.复杂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6.广义犯罪学

37.自由意志论

38.模拟实验法

39.犯罪组织形式

40.犯罪原因系统

41.人格障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简述犯罪现象的社会性。

43.简述犯罪消长率表明的问题。

44.简述差异交往论。

45.简述犯罪预防的重要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分,第47小题12分,共22分)

46.试分析暴力犯罪的犯罪行为机制。

47.试论述情境犯罪预防理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自考专业快选

广东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南
湖北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广西
内蒙古
西藏
宁夏
新疆
全部
大专
本科
高起本
全部
文史类
理工类
经管类
艺术类
教育类
医学类
法学类
农科类

自考热门专题

自考热议话题

自考推荐文章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