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历年真题 > 法学类 > 犯罪学 > 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真题

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真题

2011-02-24 17:53:00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真题

  课程代码:00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广义犯罪学与狭义犯罪学的区别实质上是两者的( )

A.研究范围不同  B.研究方法不同

C.时代背景不同  D.研究立场不同

2.龙勃罗梭认为,影响天生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是( )

A.社会因素  B.心理因素

C.行为习惯因素  D.隔代遗传的生理因素

3.世界上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研究专著的作者是( )

A.贝卡利亚  B.托皮纳尔

C.加罗法洛  D.龙勃罗梭

4.西方犯罪学家坦嫩鲍姆提出了著名的( )

A.文化冲突论  B.标签论

C.遏制论  D.挫折攻击理论

5.一般认为,犯罪社会学派的创立者是( )

A.萨瑟兰  B.菲利

C.塔尔德  D.默顿

6.犯罪学区别于社会学的标志之一是,它( )

A.侧重研究社会动态  B.侧重研究犯罪现象

C.侧重研究社会结构  D.侧重研究越轨行为

7.犯罪学将对特定犯罪人、被害人的特征或者某一特定案件发生的全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和定性分析,据此推论其所代表的同类犯罪行为或犯罪现象的调查方法称为(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个案调查  D.典型调查

8.在犯罪研究方法中,整群抽样一般更适用于( )

A.总体较小而又对总体情况不了解的情形

B.总体较小而又对总体情况较了解的情形

C.总体较大而又对总体情况不了解的情形

D.总体较大而又对总体情况较了解的情形

9.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和,被称为( )

A.犯罪率  B.犯罪现象

C.犯罪行为  D.犯罪明数

10.犯罪发展中危害最大、起作用最快的犯罪规律是( )

A.犯罪的辐射律  B.犯罪的消长律

C.犯罪的起伏律  D.犯罪的得逞律

11.边沁学说的核心是( )

A.“幸福计算”理论  B.性善论

C.社会解组论  D.刑罚个别化理论

12.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居于主导地位的犯罪学理论流派是( )

A.犯罪人类学流派  B.犯罪生物学流派

C.犯罪社会学流派  D.犯罪心理学流派

13.1956~1965年我国犯罪状况的显著特点是( )

A.犯罪数量剧增  B.发案率高

C.中老年人犯罪逐渐增多  D.反革命犯罪减少

14.一个国家内的犯罪区域分布取决于( )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犯罪人的因素  D.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

15.在犯罪原因系统中,决定犯罪现象产生和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是( )

A.犯罪的社会历史根源  B.犯罪的具体原因

C.犯罪条件  D.犯罪的相关因素

16.下列观点中,属于犯罪社会心理学理论观点的是( )

A.脑组织损伤说  B.社会分化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模仿论

17.犯罪学研究表明,失业与犯罪之间( )

A.无关系  B.呈正相关关系

C.有一定关系  D.呈负相关关系

18.被犯罪分子运用而作用于犯罪对象的一切物品和媒介被称为( )

A.犯罪条件  B.犯罪空间

C.犯罪工具  D.犯罪情境

19.犯罪学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 )

A.青少年和中下层人员犯罪的成因  B.女性犯罪的成因

C.男性犯罪的成因  D.有色人种犯罪的成因

20.激起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力是( )

A.犯罪机会  B.犯罪原因

C.犯罪条件  D.犯罪动机

21.依据被害人自身是否具有某种被害性的因素,将被害人分为机会性被害人和( )

A.既然性被害人  B.间接性被害人

C.复合性被害人  D.状态性被害人

22.被害人的受容性是指被害人在遭到犯罪侵害时表现出一种( )

A.巧妙应对状态的特性  B.挑衅状态的特性

C.顺应状态的特性  D.反抗状态的特性

23.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经验推断法是( )

A.指数修匀法  B.时序预测法

C.特尔菲法  D.对比类推法

24.纽约警察局认为,修复“破窗”的最好策略是( )

A.零容忍  B.适度容忍

C.强容忍  D.饱和容忍

25.集体经验判断法采取的主要形式有意见交换、意见测验、意见汇总和( )

A.相关推断  B.犯罪意向推断

C.对比类推  D.比例推断

26.通过针对形成犯罪的心理和实施犯罪的途径,将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的犯罪预防是( )

A.堵塞性预防  B.控制性预防

C.保护性预防  D.惩戒性预防

27.实证犯罪学派犯罪预防的核心理论是( )

A.刑罚个别化理论  B.社会防卫论

C.刑罚替代性措施说  D.社会政策论

28.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中,教育是维护社会治安的( )

A.首要环节  B.积极措施

C.战略性措施  D.重要措施

29.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具体内容之间辩证关系的原则是( )

A.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B.谁主管谁负责

C.属地管理  D.系统实施

30.预防重新犯罪属于犯罪防控系统的( )

A.第一个层面  B.第二个层面

C.第三个层面  D.第四个层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犯罪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A.黑格尔  B.菲利

C.塔尔德  D.胡顿

E.李斯特

32.犯罪学采用的社会调查的具体方式主要有( )

A.统计法  B.心理分析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文献法

33.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角色转换的类型有( )

A.防卫过当型  B.报复型

C.认同型  D.双重角色型

E.暴力循环型

34.犯罪行为运作机制的动作方式具有( )

A.间断性  B.连续性

C.不规则性  D.律动性

E.向度性

35.犯罪预测的原理主要有( )

A.系统性原理  B.非连续性原理

C.因果性原理  D.类推性原理

E.非控性原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6.广义犯罪学

37.犯罪动机

38.等距抽样

39.犯罪被害现象

40.特殊预防

41.自由意志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简述犯罪现象的社会性。

43.简述犯罪起伏率表明的问题。

44.简述龙勃罗梭犯罪对策学说的主要内容。

45.简述“三抓三促”防控工作的要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分,第47小题12分,共22分)

46.试论述犯罪学的三大研究对象在犯罪学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47.试论述重性精神病人的一般特点及重性精神病与犯罪的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自考专业快选

广东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南
湖北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广西
内蒙古
西藏
宁夏
新疆
全部
大专
本科
高起本
全部
文史类
理工类
经管类
艺术类
教育类
医学类
法学类
农科类

自考热门专题

自考热议话题

自考推荐文章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