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笔记串讲 > 文学类 > 影视文学

2018年自考影视文学章节考试重点:第三章(1)

2018-03-29 14:52:17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电影文学史述

一、30年代以前

30年代之前,电影文学剧本一般是比较粗陋的,只有纲要和梗概。电影是诞生于西方的现代艺术媒介,虽然在1905年就以鑫泰照相馆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为标志正式落户中国,但是由于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导致中国电影发展缓慢。

二、30—40年代

左翼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渗入电影创作,开辟了中国电影文学的新时期。

(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风格

中国电影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倾向,可以上溯到早期的《难夫难妻》和《黑籍冤魂》等电影。

这个时期中国电影剧作另外一种突出的风格则是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融合,最典型的代表便是田汉的《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以及孙瑜的《大路》、《风云儿女》等影片。

(二)电影剧本更多地借鉴文学的表现手法,并且产生了直接由小说文学改编而来的电影剧本,将文学性与电影性的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这个时期,电影剧作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前一时期注重情节张力、戏剧冲突和矛盾刻画的情节剧创作模式依然存在,而且还出现了诸如《乌鸦与麻雀》等揭露现实黑暗的喜剧风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时代创伤的悲剧史诗。

(三)蒙太奇电影思维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文学剧本电影化的探索成为显著的特征

在主要接受好莱坞影响的早期中国电影传统中,到30年代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因素,那就是苏联电影的蒙太奇思维。夏衍编剧的《上海24小时》就是这样一部在剧作/叙事整体的层次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三、建国后十七年

建国十七年,革命现实主义成为新中国电影文学的主要特征。正如已故电影理论家钟惦斐先生所说的那样,“新中国电影文学的起点很高”。建国初期的电影创作,不仅继承了30、40年代的中国电影的成功经验,而且初步形成了新中国电影的独特风格。

(一)革命现实主义题材的集中创作

1.反映革命斗争的现实性题材

十七年中涌现出了大批的革命斗争题材的影片,有建国初期的《新儿女英雄传》(1951)、《翠岗红旗》(1951)、《中华儿女》(1951)、《南征北战》(1952)、《智取华山》(1953)、《鸡毛信》(1954),有1956年前后的《董存瑞》、《平原游击队》、《上甘岭》、《铁道游击队》、《柳堡的故事》等一批战争名片,有庆祝建国十周年而创作的《青春之歌》、《战火中的青春》、(风暴》、《林则徐》、《万水千山》等革命史诗片,还有文革以前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问世的《红旗语》(1960)、《革命家庭》(1960)、《暴风骤雨》(1961)、《洪湖赤卫队》(1961)、《红色娘子军》(1961)、《甲午风云》(1962)、《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英雄儿女》(1964)、《烈火中永生》(1965)等一大批革命斗争电影。

2.反映现实生活的革命性题材

《老兵新传》、《李双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二)电影文学样式的多元化尝试

《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未完成的喜剧》、《五朵金花》、《今天我休息》《小李和老李》、《锦上添花》、《女理发师》

(三)独具中国革前豪情的电影文学改编

《林家铺子》、《祝福》、《青春之歌》、《早春二月》、《党的女儿》

成长于旧时代的第三代导演,改编时注重更多的还是忠实于原著或者原著精神。

从1979年开始,《小花》、《苦恼人的笑》等影片起到了开创中国电影新面貌的先河作用  根据约定俗成的说法,成长于旧时代,在建国初期就各有丰硕成就的诸如水华、凌子风、谢晋等在内的老一辈艺术家们被划分为第三代,第四代是毕业于60年代,执导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谢飞、郑洞天、张暖忻等人,第五代则是第四代的学生,大多数如张艺谋、陈凯歌、吴子牛、张军钊等一批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包括其后的进修班),而后90年代才得以现身影坛的一批青年导演们则被命名为新生代(或者第六代)。其中,老一辈艺术家们因为永久常青的艺术生命力、强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和坚韧的艺术探索精神,永远都是首当其冲,具有强烈表率作用。

第三代导演代表作品就是凌子风的《骆驼样子》、水华的《伤逝》、谢晋的《天云山传奇》。

第四代张暖忻导演的影片《沙鸥》,郑洞天和徐谷明联合导演的《邻居》,吴贻弓的处女作《城南旧事》,胡柄榴的《乡情》、《乡音》、《乡民》三部曲。

第五代电影发韧之作的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是根据郭小川的同名长篇叙事诗改编而成的,陈凯歌的处女作《黄土地》和《孩子王》分别是以柯蓝的散文《深谷回声》和阿城的同名小说为文学基础的,黄建新的《黑炮事件》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浪漫的黑炮》,李少红的《红粉》则是以苏童小说作为创作基础的……

当然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张艺谋。纵览他的电影作品,基本上都是站在文学成就的肩膀上而进行创作的,只有极个别的电影(《代号美洲豹》)除外。《红高梁》改编自莫言小说《红高梁》和《高梁酒》,《菊豆》改编自刘恒作品《伏羲伏羲》,《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小说《妻妾成群》,《秋菊打官司》改编自陈源斌的小说《万家诉讼》,《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有话好好说》改编自述平的小说,《一个都不能少》改编自施祥生的小说,《我的父亲母亲》改编自鲍十的小说,《幸福时光》也是如此。

第六代(新生代)路学长《长大成人》被评论界誉为“第六代的命名作”,它是导演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编写的;管虎的《头发乱了》、金琛的《网络时代的爱情》。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热门专业推荐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