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笔记串讲 > 医学类 > 个性心理学

2018年自考个性心理学章节知识点串讲:第2章

2017-12-05 16:18:09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第二章 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心理结构的基本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个性心理结构的最高指导原则。在这个总原则下,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具体原则:

首先,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人。

其次,个性结构的整体性原则。

再次,个性结构的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最后,结构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原则。

个性心理结构的狭义结构:这是对多种多样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时所确定的个性心理结构。在我国通常把心理现象分成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

情感过程——人对现实态度的体验,包括情绪、情感、情操

意志过程——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时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个性心理结构的广义结构:这是从人的本质出发,把个性看成是受社会制约的人的个性,也就是说个性标志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广义的个性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系统五个基本方面:

第一,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不同成分。

第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指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第三,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这些心理现象之所以称之为心理过程,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它以流动、变化为特征。

第四,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指在当前一刻相对稳定的心理背景,它是受机体内外环境刺激的影响,在大脑皮层中进行的兴奋和抑制活动的独特的暂时状态,它影响着人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第五,自我调节系统。自我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它在心理结构上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

心理状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它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状态本身就意味着不断变化。

第二个特点是,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第三个特点是,即心理状态范围的广泛性。

心理状态在个性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作为心理活动的效应和背景而存在。一切心理活动都发生在它的上面。

其次,心理状态是个性心理特征存在的直接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只不过是从人的不断变化的多种多样的心理状态中抽象出来的稳定的经常的东西。

再次,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中间过渡环节。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在治疗和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基础上,创建了精神分析学派。

他的个性心理学理论包括个性结构理论、个性动力理论、个性发展理论三个部分。

一、个性结构中的无意识假说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现象提到主宰心理活动的高度。他认为,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是心理活动的主宰”。这种思想贯穿到包括他的个性结构理论在内的整个个性理论之中。

弗洛伊德以无意识为核心,把意识分成无意识——前意识——意识三个层次。

二、个性结构的三种成分

弗洛伊德把他的无意识假说贯彻到个性结构之中。他分个性结构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成分。

本我是个性结构的基本因素,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非理性因素,是一些本能、欲望,如饥、渴、性等,其中以性本能为主。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进行操作。

自我是在个体出生后,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发展起来的。自我按现实原则进行操作,自我有认识、综合、执行三种机能。

超我是通过父母教养把社会规范、道德准则、价值判断内化的结果。它是个性的道德、良知、良心、理性等侧面。

对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论简评: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是以本能为核心构成的。他把本能当成个性积极性的源泉,认为人的所有内部冲突都是本能冲动之间的无意识斗争,人类各种文化形式和复杂的个性行为都是本能活动的结果。虽然他也提出道德意识对本能的控制作用,但在他笔下的道德意识只不过是为了使本能潜伏下来,在顺应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他对个性结构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关系的描绘就是这种冲突的模式。这种把本能当作个性结构中至高无上的天然作用力量的观点,是反社会的,是反对人的意识在个性结构中的能动作用的,是不科学的。

当然,不能由此就完全抹煞弗洛伊德的成就及其理论的历史意义。

首先,弗洛伊德对个性结构作了系统的研究,从而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其次,弗洛伊德不仅研究心理现象的表面价值,而且深入探讨富有深远意义的精神根源,追究内部动机价值。

勒温的个性结构理论

勒温把个性结构分为边缘领域和内部领域两大层次。

卢特卡尔和莱尔喜的人格层理论

卢特尔认为人格作为整体结构可分为五层:一为生命层,二为植物层,三为情绪层,四为人格层,五为自我层。

莱尔喜提出人格的二层次理论,他把人格分为“基础层”和“上层建筑层”。

建构论——人格结构的认知理论

凯利在1955年出版了《个性结构心理》,创立了建构理论体系。凯利把认知当作个性发展的首要因素。

所谓建构既包含有对事物进行整理分类,记下行为过程的意思,也有解释世界,预测事件的意思。每一个建构都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一种见解。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建构系统。凯利认为建构就是模式或样板的别名。

依据凯利的思想,建构有三个特点:

其一,凯利的“建构”概念是以能动性为特点的;

其二,凯利的建构概念是具有理性特点的;

其三,他的建构理论是以经验为基础的。

建构的分类:(建构的成分及其组织)

一、 从建构的作用方面划分:

1. 核心建构和外围建构.

2. 可渗透性建构和非渗透性建构.

3. 紧缩性建构和松散性建构.

二、 从建的表达方式方面划分:言语建构和前言语建构。

三、 从建构排列层次方面划分:管辖建构和从属建构。

建构的原则:

1、 解释性原则,

2、 个别性原则,

3、 共同性原则,

4、 两分法原则,

5、 组织行为原则,

6、 选择原则,

7、 范围原则,

8、 调整原则,

9、 社会性原则。

动机圈理论是一种个性动力结构理论,彼得罗夫斯和科孔列夫等心理学家的著作中都有论述。他们认为动机圈是一个复杂的构造,它是以动机——需要区为中心,在它的周围排列着地位不同的各种各样特征的完整结构。这些动机系列可以按内容、随意性、自觉调节水平划分,也可按稳定性的程度或占优势的程度划分。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热门专业推荐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