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笔记串讲 > 管理类 > 市政学

2018年自考市政学章节考试重点七

2018-03-21 14:53:43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第二节 城市结构

一、城市的经济结构

1.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主要包括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

2.经济结构是城市经济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和方式,是城市生产力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经济组织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的统一体。

3.城市经济结构的内容:

1)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城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演进呈现出的规律是:

(1)第一产业份额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份额先增后减;第三产业份额不断增加;

(2)重工`业比重不断提高;轻工业比重不断下降;加工工业比重日趋增大;基础工业日趋下降。

(3)城市主导产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演进。

2)城市的企业结构,包括:

(1)企业的技术结构,城市结构的技术结构状况如何,可以根据四个指标进行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同层级的技术上所消耗的资源量占总资源消耗量的比例;在不同层级的技术上所生产出的产品价值占产品总价值的比重;在不同层级的技术上所使用的劳动数量占劳动总数的比例。

(2)企业的规模结构,是指大中小企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规模的划分一般根据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原值、生产能力、销售额、利润等进行。

3)企业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4)城市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

(1)城市流通是城市交换的总体,是联接城市产生、分配、消费三个环节的纽带。

(2)城市消费结构是城市居民消费的各类消费资料(包括劳物)的组成和相互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城市消费结构可以理解为:

二、城市的社会结构

1.从广义上说城市的社会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从狭义上看,城市的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上层建筑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内容包括:

1)城市的政治结构,基本内容:

(1)各种城市政治组织的构成、相互关系以及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中国城市的政治组织主要有:中国共产党组织、城市国家政权组织、各民主党派组织、统一战线组织、各群众团体组织等。

(2)城市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政治关系,主要有城市政治组织之间的分析以及它们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民主关系以及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

2)城市文化结构,包括:

(1)精神产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

(2)文化事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3)城市各类文化设施的规模。

(4)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

3)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包括:

(1)城市人口的性别构成,发展规律是:城市出生的男婴和女婴基本平衡,男劳动力数高于女劳动力数;到老阶段,女性人数要多于男性。

(2)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

城市人口分为儿童少年组(0~14)、劳动力组(15~59或64)、老年组(60或65岁以上)。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数比例的4%以下是年轻型城市人口、占4%~7%的为成年型城市人口;比例在7%以上的为老年型城市人口。

4)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是由经济水平、经济制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社会因素决定的人口构成,具体内容包括:

(1)城市人口的户籍结构,是指城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比例及各自内部的具体构成,其人口的增长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种方式,从居留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常住流动人口——3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暂住人口——3个月以内、3天以上的外来人口。过往人口——3天以内的外来人口。

(2)城市人口就业结构。

(3)城市人口的社会社会结构还包括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结构、家庭结构、宗教结构、民族结构。

三、城市的空间结构:

1.含义: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

2.空间结构具体表现为:

1)城市密度,是城市各构成要素密度的一种综合。——优点P67

2)城市布局,指城市各类要素按一定的形式、一定的方向具体地分布在城市空间的某一位置上。

3)城市形态,是城市空间构成的整体形式,是城市内部密度和空间布局的综合反映,是城市三维形状和外瞻的表现,包括

(1)城市内部形态:市区空间范围内各类设施和建筑物等的布局。

(2)总体形态:中心城市与相邻城镇的布局,一般可以归结为集中与组合两种形式。

(3)城市形态具体包括道路网、街区、节点、城市用地、城市发展轴等要素组成。

3.发展健康的城市空间结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有利于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

3)有利于提高市政水平。

4.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要素: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行为;居民行为。

5.选择和建立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必须原则:

1)依据城市性质选择合理的城市总体形态。

2)端正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

3)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调整城市的空间结构。

四、城市总体结构的优化

1.实现社会生产总过程四各基本环节的平衡,必须把城市同周围地区乃至全国、全球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城市的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正确地联系起来。

2.实现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平衡,要通过增强城市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来实现,还要通过与其他城市和乡村建立全面、稳定、牢固的经济联系来实现。

3.实现社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必须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4.实现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关系到城市的兴衰成败,因此任何城市在建立和调节城市结构时,既要把城市生产搞得更好,又要切实把精神生产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5.实现城市经济机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在各类城市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城市经济结构,城市总体结构的优化,必须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

6.充分发挥城市的主要功能和多种功能,既要能体现城市的性质,突出并充分发挥传送带主要功能,又要能够围绕城市的主要功能,和谐发展和协调发挥城市的多种功能。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热门专业推荐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

联系老师答疑领资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