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笔记串讲 > 管理类 > 劳动就业概论

2018年自考劳动就业概论章节考试重点八

2018-03-03 16:04:09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B、劳动力市场理论与运作

1、识记:

①劳动力市场配置模式。P77

(1)“行政配置”型模式 (2)“市场配置”型模式 (3)“混合配置”型模式

②劳动力流动。P79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的职业、就职岗位和就职地区的变动,是劳动者就业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过程。

2、领会:

①劳动力市场经典理论。P73

(1)新古典学派 时间:20世纪30年代直至50年代期间,新古典学派曾一度失宠。

自50年代中期以后,又呈东山再起之势。

起源:源自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以及19世纪早期经济学家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奠基人:马歇尔

其他代表 希克斯——创立了一系列关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理论的新概念。

道格拉斯——运用实际统计数据使这些理论概念得到验证。

芝加哥学派的弗里德曼、史蒂格勒、舒尔茨、贝克尔等

经纪人假设:即当其他条件一定时,人类总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满足,总是寻求最优或

比较理想的后果。

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因素——市场要素

使用方法:推理法、归纳法

(2)制度学派 时间:产生于20世纪初

代表人物:维伯伦、科芒斯、密特塞尔、

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因素

——特别强调社会性要素,

认为工资和劳动力资源配置主要是由制度性的要素(如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工会)以及许多社会性的要素(如社会地位、歧视、市场细划等)决定的,这些因素会组织劳动力在各个劳动力市场间的自由转移。

(3)制度学派与新古典学派相比,其区别主要表现在:

①特别强调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弱化供求要素方面的作用;

②强调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工资缺乏弹性,失业是一种长期、普遍的现象,劳动力的流动存在着障碍,信息的传播极不均匀;

③非常强调工会、大型企业、文化、习俗等因素在工资决定过程中的作用;

④在方法上,制度学派乐于使用案例研究,乐于运用归纳法,认为这些方法有助于人们揭开劳动力市场实际运作的面纱。

②按照劳动力流动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P79

劳动力流动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1)按照空间、区域范围标准可分为 ①岗位间流动

②企业间流动

③地区间流动

④城乡流动

⑤国际间流动

(2)按照方向标准可分为 ①水平流动

②垂直流动

(3)按照职业变动标准可分为 ①结构性流动

②个别性流动

③影响流动的因素。P82

影响流动的因素 (1)经济因素

(2)社会因素

(3)个体因素 ①个体年龄因素

②受教育程度高低是同一年龄群体内部影响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因素。

③职业的性质和职业能力对劳动力流动产生影响。

⑷科技因素

⑸政策因素

⑹媒介因素

④劳动力流动的正负效应。P86

 ◆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积极意义如下:

(1)首先,劳动力流动是实行经济结构变动的必要条件。

劳动力通过流动从衰若的产部地区向发展的产业、地区、部门迅速转移。

(2)其次,劳动力流动能够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地区、单位等。流动能较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其才能。

同样,企业和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岗位设技术技能要求选择劳动力,并能根据劳动岗位的变化,增减或调整劳动力,从而避免了冗员和人浮于事的现象发生。

(3)再次,劳动力流动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提高了效率。

没有流动的市场只能是一潭死水。劳动力流动使劳动力市场增加了活力,实现了互通有无的功能。

另外 劳动力流动也使重要的工作岗位具有竞争性,从客观上促进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劳动力流动的缺点:

由于在个人利益取向的驱使下的劳动力流动,常常带有一定的非理性和盲目性,因为劳动力流动有时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简单应用: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孔雀东南飞”这一现象。P81

在我国,人才的社会流动历来与经济体制密切相关。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人才为单位所有,他们在择业、分配、职称、待遇上都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改革开放打破了所有制的樊篱,人才流动逐渐汇成了不可阻挡的潮流。较之过去的“一潭死水”,现在重要的人才流动起来了,这无疑是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

实际上流动的合理不合理,并不能简单地用流向农村还是城市、流向内地还是沿海、流向企业还是事业、流向国内还是国外来衡量,衡量的标准只能是“人畅其流”、“人尽其才”的原则。只要人才流向能更好发挥作用的地方,就是合理流动。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热门专业推荐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

联系老师答疑领资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