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笔记串讲 > 管理类 > 劳动就业概论

2018年自考劳动就业概论章节考试重点三

2018-01-19 15:56:48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C、劳动制度与劳动关系

1、识记:

①劳动制度的含义。P16

劳动制度:是从属于经济制度之下的一个制度系统,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生活中为满足劳动关系发展需要而建立的有系统、有组织、并为社会所公认的劳动行为规范体系。

②劳动制度的一般特征。P18

(1)存在的普遍性 (2)组织实施的强制性

(3)构成的系统性 (4)相对的稳定性。

③劳动关系的含义和特征。P19

劳动关系: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部分的社会关系,

即劳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特征:(1)直接性 (2)普遍性 (3)具体性 (4)本质性

④劳动关系的类型。P21

(1)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

(2)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

(3)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2、领会:

①形成劳动制度的两种途径。P16

(1)自发形成。劳动制度中的某些内容和规定并不是出自哪个管理者的发明创造,而是来源于民俗、民风和民德,来自于民间的约定俗成。

(2)人为制定。管理者出于达到某种管理目的的需要或为了维系正常稳定的劳动秩序,依据一些法律法规,人为地制定了一些条例。

②劳动制度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P17

积极作用:(1)首先,劳动制度对于维护劳动者个人的合法权益意义重大。

(2)其次,劳动制度也为用工单位获得适当的劳动力资源提供了比较合理的、有规则的途径,加强了用工单位组织活动的秩序。

(3)再次,劳动制度有利于形成稳定有序的社会劳动环境。

消极作用:(1)一是劳动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存在缺陷。

(2)二是劳动制度的模式化。

(3)三是劳动制度为利益集团所操纵。

③决定劳动关系性质和特点的最基本因素。P21

所有制的性质

(不同的所有制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也有所不同,因为不同的所有制性质,直接表现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运用的形式和要求也不同,这就必然会影响到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方式——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3、综合应用:

联系我国实际,谈谈如何建立有效的劳动关系。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热门专业推荐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