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笔记串讲 > 医学类 > 心理治疗

2018年江苏自考心理治疗重点笔记:第二章精神分析治疗

2017-12-06 16:35:14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第二章 精神分析治疗

1、精神分析治疗特点:是通过分析来了解来访者潜意识的欲望和动机,识别来访者应对挫折、冲突或应激的方式,理解症状的心理含义,并经过解释和修通让来访者对问题产生领悟。

精神分析的3个发展时期:

(1)第一个时期(1895-1905年):在此时期弗洛伊德发展了新的模型来解释临床现象,故而放弃了催眠治疗,此新模型称之为拓扑模型,把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1900年弗洛伊德在广泛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精密的临床观察基础上,出版了富有历史意义的著作“梦的解析”,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开始形成体系。

(2)第二个时期(1905-1923年):1905年弗洛伊德发表了《性欲三论》,探讨了儿童性心理的发展与精神变态机制的联系。他首次提出本能驱力的概念,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

(3)第三个时期(1923-1939年):1923年弗洛伊德发表《自我与本我》一书,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结构模型。在这个阶段弗洛伊德对他的本能驱力理论进行了修正,在《超越快乐原则》中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概念。


2、弗洛伊德之后的发展

阿德勒认为,所有人都有一种自卑感,人们为了克服缺陷以达到优越,需要努力奋斗来不断的超越自卑。阿德勒还认为儿童在家庭中的出生次序及所处地位对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阿德勒的心理学被称为个体心理学。

集体潜意识是荣格最具特点的理论,荣格的精神分析被称为“分析心理学”。


3、意识层次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3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这个模型也被称为拓扑模型。

1)意识:是个体心理活动的有限外显部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活动部分。意识实际上只是心理能量活动浮于表面的部分。

2)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部分,它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是可以招回到意识中的那部分经验和记忆

3)潜意识:是被积压到意识下面的、无法从记忆中招回的部分,它们通常是被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禁止的内容,包括个人原始的冲动和与本能有关的欲望。潜意说学说本质是提出了心理活动的决定论或因果原则。


4、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于1923年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用本我、自我、超我3个层次的结构来阐述人的精神世界。

(1)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部分,它由先天的本能和欲望组成,是潜意识、无理性的。本我奉行的是快乐原则,快乐原则是指人们都具有获得快乐和避免痛苦的心理倾向。

(2)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部分位于意识之中,部分位于潜意识之中。自我是在现实环境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它是现实化了的本我,是理性的、识时务的,它结构中代表着现实和审慎,它奉行的是现实原则

(3)超我:又称为理想自我,它是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获得和发展出来的一部分,是人格结构中道德和准则的代表,其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遵从道德原则。

(4)三者关系: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在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本我在发生上先于自我,人生之初,只有本我,没有自我,自我是后天逐渐从本我中派生出来的,它没有自己的能量,靠本我来提供能量,为本我的本能满足服务。本我是自我的真正主人。


5、防御机制及其分类:

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御功能,很多时候超我和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再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本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包括以下4类:

(1)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理智化、情感隔离、反向形成等。

①压抑:只主动地将痛苦的记忆、情感和冲动排斥到意识之外。

②理智化:指在体验和谈论冲突的话题时,就事论事,不带有相应的感情色彩。

③情感隔离:与理智化有关联,是对于特殊思想相联系的感情的压抑。理智化和情感隔离都是强迫症病人的典型表现。

④反向形成:所有病人都有某种程度的反向作用。它以夸大一种情绪倾向的方式来压制与其相对应的另一种情绪倾向。强迫症病人的反向作用尤为突出。他们以守时、节俭、整洁来抗拒疲沓、奢侈、脏乱的愿望。

(2)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包括退行等。

退行:指退回到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以避免体验随后的发展而带来的冲突。

(3)自恋性防御机制,包括否认、妄想性投射等。

①否认:与压抑相似,否认阻挡了来访者对痛苦的观念或情感的注意,暂时使它们与意识分隔开来。

②投射:指来访者把自己的冲动、感情,以及别的心理内容归咎到别人身上,在治疗中会归结到治疗师身上。

(4)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幽默等。

升华:一种成熟的防御机制,是儿童期原始冲突健康进化到了成熟的、没有冲突的水平。


6、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口欲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这是以在不同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性与区域命名的。

(1)口欲期(0-1岁):弗洛伊德将婴儿期称为口欲期,是因为对婴儿来说,口腔及口周围粘膜是其满足快乐及交流的最重要的身体部位。这时婴儿通过口腔的味觉来感受世界和看待世界。这个时期孩子的性敏感区或叫“快感区”是在口唇部位,婴儿通过母亲的乳房获得营养的奶汁,从中也得到情感的满足。

(2)肛欲期(2-4岁):弗洛伊德把精神结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称作“肛欲期”。接受大小便的训练。

(3)俄狄浦斯情节期(4-6岁):又称性蕾期或性器期。对双亲中异性者的乱伦幻想和对双亲中同性者的嫉妒和谋杀冲动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4)潜伏期:学习、受教育成为此期的主要活动。

(5)生殖期:指12、13岁的少年,其身体急速发育,渐渐呈现第二性征,青春期的大孩子们随着生理发育,对异性的兴趣大幅度增加,弗洛伊德把此阶段称为生殖期。


7、精神分析的常用技术:自由联想、释梦、阻抗分析、移情分析

(1)自由联想:治疗师鼓励来访者尽量自由地、无拘无束地讲,不要在乎说的是否正确,或者是否合乎逻辑。坚持要来访者说出所想的任何事情,不要有任何隐瞒,特别是那些他不想说、或者不好意思说的东西,说出来尤其有意义。这种说的方式,称为自由联想,它是精神分析治疗的重要技术之一。

(2)释梦: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主要有4个作用:浓缩、置换、象征作用和再度校正。

(3)阻抗分析:阻抗:意味着对抗,阻抗是对分析进展、治疗师和分析性方法及过程起反作用的反向力量,即阻碍来访者的自由联想、妨碍来访者试图回忆和达到对顿悟的理解领会、针对来访者的合理化自我及想改变的愿望起反作用的力量。阻抗可以使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可以用情绪、态度、观念、冲动、想法、幻想或行动的方式来表达。阻抗可分为自我协调性阻抗和自我不协调性阻抗。

(4)移情分析:

①移情:是安娜·弗洛伊德提出,指那些来访者由于他与治疗师的关系所引起的冲动性体验,这些体验并不是由于客观的分析治疗场景所造成的,而是起源于来访者早期的客体关系,是这些客体关系在强迫性冲动作用下的重现。

②表现形式:A不合时宜性B强烈情感C矛盾情绪D反复无常E顽固不化

③临床分类:移情可分为正性移情和负性移情。

正性移情:指来访者向治疗师投射爱、依赖等正性感受,来访者希望治疗师能给予他要求的满足,并拒绝接受移情的解释。治疗师的任务是鼓励来访者充分发展移情的每一步,在恰当时候开始处理来访者对分析的阻抗。

负性移情:指来访者敌意、侵犯、轻视等态度的表现。当来访者不能容忍这种情感,或者说负性移情占了上风时,治疗过程很有可能瘫痪,乃至来访者中止治疗。当来访者服从、容忍这种负性移情时,则要么是一种微妙、潜在的妄想性防御,要么是一种潜在的受虐倾向,或是对正性移情的防御,抑或是三者的结合。

④技术:A镜像作用B中立的态度C节制原则

⑤技巧:A展示移情B澄清移情C解释移情D修通移情


8、简述自由联想技术的具体做法。 P19-20 [09简答]

答:让来访者在一个比较安静与光线适当的房间内,躺在沙发上随意进行联想。治疗师则坐在来访者身后,倾听他的讲话。事前要让来访者打消一切顾虑,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治疗师保证谈话内容保密。鼓励来访者按照原始的想法讲出来,不要怕难为情或怕人们感到荒谬奇怪而有意加以修改。因为越是荒唐或不好意思讲出来的东西,即可能最有意义并对治疗方面价值最大。

在进行自由联想时要以来访者为主,治疗师不要随意打断他的话,当然在必要时,治疗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一般来说,治疗师往往鼓励来访者回忆从童年起所遭遇到的一切经历或精神创伤与挫折,从中发现那些与病情有关的心理因素。自由联想的最终目的是发掘来访者压抑在潜意识内的致病情结或矛盾冲突,并把他们带到意识领域,使来访者对此有所领悟,并重新建立现实性的健康心理。

自由联想法的疗程颇长,一般要进行几十次,持续时间约几个月或半年以上,每周1-2次,不能只进行几次就完全解决问题。因此事先应向来访者说明这点而取得较好的合作。在治疗过程中,也可以发生阻抗、移情或反复的现象。


9、梦的材料包括:

①  梦总是以最近几天印象较深的事为内容;

② 梦选择材料的原则完全迥异于觉醒状态的原则;

③  梦完全受儿时最初印象所左右。


10、梦的来源包括以下4个方面:

① 一种最近发生而且在精神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② 几个最近发生而且具有意义的事实,于梦中凝合成一个整体;

③ 一个或数个最近而有意义的事件,在梦中以一个同时发生的无足轻重的印象来表现;

④ 一个对梦者很有意义的经验,经常以另一最近发生但无甚关系的印象作为梦的内容。


11、梦可分为显梦和梦的隐意。显梦是指梦可感知的部分,隐意是指显梦背后的潜意识冲突和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主要有以下4个作用:浓缩、置换、象征作用和再度校正。

① 浓缩作用指在梦形成时,隐梦元素转变为显梦时经过了大量的删略,大量梦的隐意中只有极少数的意念能以一种“观念元素”表现于梦中。

② 置换作用指在梦形成的层次中,各单元之间发生了“心理强度的置换”。

③ 象征作用是指形象生动的视觉图象表示抽象深奥的思维。

④ 再度校正作用也叫做梦的润饰作用,这是最能被人观察和理解的。因为梦的浓缩、置换和象征作用使得隐梦变得面目全非。经过再度校正,把各种材料重新组合成新的连贯的整体,这是梦的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它把隐梦最后密封起来让人们去破译。


12、心理治疗的设置:

治疗设置:就是心理治疗师对心理治疗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具体安排,是经过心理治疗师为心理治疗的实施所作出的精心设计、事先安排好了的、要求治疗师与来访者均要遵守的基本规则,也是有效治疗、保护来访者与治疗师的重要技术。治疗设置具体内容包括:治疗室、治疗时间、治疗收费、对治疗师的要求等。


13、对精神分析的评价:

(1)贡献:

①弗洛伊德开创了潜意识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在弗洛伊德以前,心理学主要研究意识现象,弗洛伊德把潜意识现象看做是人类心理的主要方面,对潜意识的规律和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揭示,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开辟了性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等新的研究领域。他对性的象征心理和性本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不满足于传统心理学对心理和行为的表面描述,而是用能量和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它们背后的机制,开创了动力心理学研究这一新领域。

③弗洛伊德用潜意识理论对变态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原因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现代心理治疗。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解释了人类深层心理和整个的人格,成为一种可以解释个人、文化和社会历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超越了心理学的范围,对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限制:

①在弗洛伊德的思想中,他过分夸大潜意识的作用和性本能的意义而无视意识、理性和社会性在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动力中所占有的位置,表现了一种明显的“唯潜意识论”和“泛性论”的倾向。

②他重视了个体经验和经历的历时性影响而忽略了社会环境的共时性限制,存在着一种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

③他的许多论断不仅建立在缺乏科学实证的假设和推想的基础上,而且还往往用一种故意的极端的修辞方式加以强调,不免有一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热门专业推荐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