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育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101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为教育上缺一不可的是”( )
A.梁启超 B.蔡元培
C.严复 D.毛泽东
2.西方先进的教学思想的教学理论被中国引进和推广是( )
A.“五四”运动前 B.“五四”运动中
C.“五四”运动后 D.“五四”运动
3.掀起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运动,时称教育革命是( )
A.1956年 B.1958年
C.1957年 D.1959年
4.改革开放后,体育教学理论的新发展是( )
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79年
5.依据体育教学目标与标准,对体育教学的质量进行价值判定是( )
A.教学评价 B.教学检查
C.教学实施 D.教学判定
6.指体格、体型和身体姿态是( )
A.身体条件 B.身体形态
C.身体素质 D.身体状态
7.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是( )
A.思维 B.感知
C.注意 D.观察
8.男女生速度力量的增长都很快的年龄是( )
A.5—11岁 B.6—12岁
C.7—13岁 D.13岁以后
9.教与学双方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是( )
A.教学目标 B.训练目标
C.锻炼目标 D.活动目标
10.体育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 )
A.教学任务 B.教学目的
C.教学目标 D.教学要求
11.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专门体育运动的能力和习惯是( )
A.具体目标 B.学习目标
C.条件目标 D.过程目标
12.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是( )
A.认识—发展说 B.双边活动说
C.认识—多质说 D.认识—多元说
13.有机体长时间工作抗疲劳的能力是( )
A.耐力素质 B.速度素质
C.力量素质 D.协调素质
14.一般协调性发展的最佳时期是( )
A.5—6岁 B.6—9岁
C.7—9岁 D.8—10岁
15.首先提出“教育目标”这一概念的是( )
A.布卢姆 B.泰勒
C.卢梭 D.洛克
16.经过间歇和调整,人体各技能指标恢复到工作前的水平指( )
A.工作阶段 B.相对恢复阶段
C.超量恢复 D.复原阶段
17.学生身心发展,一方面有其生理和心理的自身发育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是
( )
A.有其可塑性 B.有其潜力
C.有其条件 D.有其灵活性
18.当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等确定之后,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决定性的因素是( )
A.教学任务 B.教学方法
C.教学手段 D.教学方式
19.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进行教学的方法是( )
A.示范法 B.重复法
C.完整法 D.持续法
20.根据技能规律分为( )
A.程序式模式 B.发现式模式
C.小群体模式 D.快乐教学模式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教学目标的可行性
22.分解法
23.发展身体素质教学模式
24.贝尔—兰喀斯特制
25.文献资料法
三、个案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6.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概念的表述不同,它们的特点是否有共同点?
27.体育教学方法是否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8.简述单元教学目标。
29.美国体育教学目标的特点。
30.简述认识—发展说。
31.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32.体育评价的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
33.论发展学生个性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