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内经选读 > 2021年自考《内经选读》模拟试题七十九

2021年自考《内经选读》模拟试题七十九

2021-11-19 13:43:46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1年自考《内经选读》模拟试题七十九

四、简答题

1、结合《素问·脉要精微论》,谈谈如何理解“夫脉者,血之府也”?

脉,指脉道,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因为气血在脉道中运行,所以说脉为血之府。李中梓注云:“营行脉中故为血府,然行是血者,是气为之司也。”因此,全身气血的盛衰情况,可以在脉象上表现出来。

2、如何理解《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的含义?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意为目光神彩和面部五色都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此句揭示了望目与望面部五色可以诊病的原理。因为两目之神彩与颜面的色泽是脏腑气血精华反映于外在体表的象征,所以观察眼睛神彩与颜面色泽可以测知脏腑气血的病变。

3、《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诊察五色的要点是什么?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指出,审察五色主要是观察五色的明润润光泽与否,凡润泽明亮,含蓄不露,表明五脏精气未衰,胃气未败,疾病预后多良。如“赤欲如白裹朱”,“白欲如鹅羽”等等。反之,夭然不泽,枯槁暗晦,真色暴露,表明脏腑精气衰败,胃气欲竭,预后多凶。如赤如代赭石,黄如黄土,黑如地苍等等。

4、结合《素问·脉要精微论》,谈谈如何理解“五脏者,中之守也”?

守,指五脏藏精、藏神的功能。全句意为五脏主藏精、藏神,藏而不泻,宜守而不宜失。得守则生,失守则死。本句原文强调了五脏藏精、气、神的重要性。

5、《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得守者生,失守者死”的含义是什么?

此句意为五脏藏精不泻,则有生机;若五脏精气内藏失守,则病情危笃。强调了五脏内守的重要性。因为五脏居于体内,主管贮藏精气,五脏精足,藏而不失,五脏之气的功能正常,则精神充沛,语言、声音、二便均维持正常,人体不易发病,或虽病也容易治愈。若五脏精气虚衰,不能内藏而失守,则导致精神错乱,语言及声音、二便失常,多主病情较重,预后不良。可见,五脏精气内守是人体健康的根本。

6、结合《素问·脉要精微论》,谈谈如何理解“五脏者,身之强也”?

身,指形体。全句意为五脏是身形强健的基础。说明五脏是身形的根本,五脏精气旺盛,身体各部分得到滋养则健康强壮。

7、结合《素问·脉要精微论》,谈谈如何理解“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

四变之动,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动。上下,指脉象的浮沉变化。此言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人体脉象也随之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变化。说明了人体脉象受四时的影响,如原文云:“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原文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阐明了人体脉象的变化与四时阴阳变化相应的道理。

8、结合《素问·脉要精微论》,谈谈如何理解“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虚静,清虚安静。保,通宝,重要。此句言诊脉时保持清虚宁静的状态是至关重要的法则。说明两方面含义:一是诊脉时医生应清虚安静,排除杂念,全神贯注,这样才能辨别出复杂的脉象;二是诊脉时患者应清虚安静,避免外界刺激对患者的干扰,这样才能反映出真实的脉象。

9、如何理解《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水泉不止,指遗尿、小便失禁。膀胱主藏津液,与肾互为表里,肾主封藏,职司气化。膀胱对水液的贮藏和排泄,与肾气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肾气衰弱,膀胱约束无力,则遗尿、小便失禁,故曰膀胱不藏。

10、如何理解《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五脏精气旺盛,则身形五府强健,故曰生;五脏精气衰败,则身形五府败坏,故曰死。指出五脏为身形的根本,五脏精气的盛衰决定着身形的强弱盛衰与生机的存无。

热门推荐:

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推荐阅读:

2021年10月全国各省成人自学考试报名官网汇总

2021年10月各省成人自考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

2021年10月各省成人自考成绩查询时间及查分入口汇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自考专业快选

广东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南
湖北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广西
内蒙古
西藏
宁夏
新疆
全部
大专
本科
高起本
全部
文史类
理工类
经管类
艺术类
教育类
医学类
法学类
农科类

自考热门专题

自考热议话题

自考推荐文章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