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温病学 > 自考《温病学》模拟试题:第八章(3)

自考《温病学》模拟试题:第八章(3)

2021-10-29 13:53:37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自考《温病学》模拟试题:第八章(3)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冒暑即夏日感冒,本病由暑兼湿邪或挟寒邪引发,肺卫见症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病情较轻,邪势轻浅,病程较短,极少发生传变,预后良好。

2.夏季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致猝然闷乱,烦躁的病证,称为暑秽。俗称“发痧”实暑中暑一类的病证。

3.是感受暑湿病邪引起,以暑热见症突出,兼具湿邪郁阻证候为特点的一种外感热病。多发于夏季或夏秋之交。

4.系夏季常见暑病,由卒中暑热或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以陡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突然烦躁神昏为主要表现。

二填空题

1.胸痞身重苔腻脉濡

2.王纶清心利小便

3.湿

4.湿

5.清热利湿宣通三焦

6.疏表散寒涤暑化湿新加香薷饮

7.涤暑清热化湿宣肺雷氏清凉涤暑法

8.清化暑湿余邪清络饮

9.肺痹

10.肺辛凉微苦

11.辛温复辛凉法

三选择题

四鉴别

1.暑湿以暑热炽盛为主,发于夏秋之季,起病急骤,初起以寒热,身痛为主要表现,进入气分后军舰湿热,口渴,汗多,心烦,尿赤,脘痞身重,苔腻等暑湿内阻征象,病变部位比较广泛,湿温为湿中蕴热,起病较缓,初起见有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头身重痛,脘痞苔腻等症,病变以脾胃为中心。

2.伏暑为感受暑热之邪,伏藏于里,至立秋以后发病,这与暑湿发病在时间上有明显的不同。伏暑初发即见里热证候,发于气分者多见高热,心烦,舌绛,甚则皮肤,粘膜出血而发斑等症状。虽由时邪引发,但卫分表证短暂,而暑湿系感受暑湿病邪而成,发于夏秋之季,属新感温病。起病急骤,初起以寒热身痛为主要表现,进入气分后即见身热,口渴,汗多,心烦,尿赤,脘痞身重,苔腻等暑湿内阻征象。

五问答

1.①本病发于夏令酷暑湿盛的季节。

②患者是否素体虚弱,脾胃受损,同时有否劳倦过度,溽暑冒雨,贪凉饮冷等病史或诱发因素,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③起病急骤,初起以寒热,身痛为主要表现,进入气分后,以发热,心烦,尿赤等暑热内盛症状突出。病程中多有黄疸,出血体征,常兼有脘痞,苔腻等湿邪内阻症状。

2这是王纶在《名医杂论著》中针对暑邪的性质针对暑邪的性质及病理特点而确立的治疗原则。其目的是清心涤暑,并引导心火下行,使暑热有外出之径。暑乃火热之邪,中人最速,易犯心营,故治以清心泄火。又暑易挟湿邪,而成暑温兼湿之症,故当分利湿邪,心与小肠相表里,渗利小便,即可导热下行。

3暑湿弥漫三焦的临床表现为身热,面赤耳聋,胸闷脘痞,下利稀水,小便短赤,咳痰带血,不甚渴饮,舌红赤,苔黄滑,暑湿内郁,蒸腾于外则身热不退;上蒸清窍则面赤耳聋;上侵于肺,损伤肺络,腑气不利则胸闷,咳痰带血;阻于中焦则脘腹痞闷而不甚渴饮;蕴结下焦,肠道泌别失司,则见小便短赤,下利稀水;舌红赤,苔黄滑亦暑湿内盛之象。其病机特点:

1)病在气分以三焦气化不利为主。

2)病机涉及上中下三焦,但重心以肺为主,肺主郁则三焦气化不行。治宜清热利湿,宣通三焦,方用三石汤。药取杏仁宣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暑湿易化;石膏,竹茹泄中焦泄热;滑石、寒水石、通草清利湿热;;另用银花、金汁涤暑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泄暑热而兼利湿邪,是三焦同治之方。

4冒暑一般可见两种证型:

1)暑湿内蕴,寒邪束表,证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形拘急,脘痞心烦,舌苔薄腻。治当疏表散寒,涤暑化湿,方用新加香薷饮。

2)暑热挟湿,郁阻肺卫,证见头晕,寒热汗出,咳嗽,苔薄微腻,治当涤暑清热,化湿宣肺,方用雷氏清凉涤暑法。

5暑湿兼寒,多为先受暑湿,复感外寒,以致暑湿为寒所遏,表里同病,是暑病的一种类型,可归属于冒暑的范围。由于寒束于表,头痛无汗,身形拘急。暑湿内郁,则心烦不安,脘痞苔腻。总之,本病的病机特点是暑湿寒三气交感,表里同病。与单纯束表和单纯暑热伤气者均有不同。治当疏表散寒,涤暑化湿。方用新加香薷饮。此方由三物香薷饮化裁而成。方中香薷辛温香透,疏表散寒而兼能清暑化湿,故有暑月麻黄之称,为本方之主药,厚朴燥湿和中,理气开痞;银花,连翘,扁豆花清热涤暑。合用以奏散寒,化湿,涤暑之效。临证时,若见湿邪较重,可加藿香,佩兰,滑石,通草等;若暑热较盛,可酌加淡竹叶,生石膏,西瓜翠衣,荷叶等。

6夏季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致猝然闷乱,烦躁的病证,称为暑秽。俗称“发痧”实属中暑一类的病证。其临床表现为头痛而胀,胸脘痞闷,烦躁呕恶,肤热有汗,甚则神昏耳聋,如兼心烦口渴,舌苔黄腻者,为暑热偏重。如口不渴,舌苔白腻者,为湿浊偏重,亦称暑秽。但病机关键暑湿秽浊交阻于中,气机闭郁于里,故治宜芳香辟秽,涤暑化浊,方用雷氏芳香化浊,偏暑热重者加滑石,芦根,蚕沙;偏暑湿重者,加神曲,苍术,菖蒲,如兼寒湿者,可用藿香正气散;若秽浊太盛,蒙蔽清窍而神昏者,可用通关散吹鼻取嚏,并口服玉枢丹以涤浊开窍。

六病案分析:

诊断:暑湿

依据:1)发病时间:6月30日正是夏至以后暑气当令季节。

3)起病较急:初起即发热,微恶风寒等卫分证,但迅速传入气分证见高热,面赤,汗出,恶心欲吐。

4)传变迅速起病第三天即入心营,闭窍动风。

5)多挟湿为患本病初起有卫分证,是挟湿之故。到气分湿邪仍在,如口渴不欲饮,大便烂,苔黄腻。

辨证:气营同病,暑湿挟痰,闭阻心包,引动肝风

分析:

1.病因暑湿病邪挟痰。痰是暑热灼津所致,加之患儿神昏排痰困难,故喉间痰鸣,而痰和热邪使心窍更易内闭。

2.病位气营同病,气分见症是高热,面色红赤,唇红,舌质红,苔薄黄腻,证见神昏谵语,痉厥,舌质绛等证可知。若说气营两燔并非不可,但因本例营分热尚未炽盛(未见夜热甚,无苔,脉细数,斑疹隐隐等证)气分热盛又不典型(如口渴,汗多,脉洪大缺如)故云气营同病为妥。

3.病机邪闭心包引动肝风。由于痰热闭阻心包,故出现神昏谵语,由于气营热盛引动肝风,故有动风痉厥。

4.病名暑温

治法气营两清,开窍息风,佐以豁痰袪湿

方药白虎汤合清宫汤加佩兰石菖蒲羚羊角钩藤送服安宫牛黄丸

方解以白虎汤辛寒清气分热邪,清宫汤清心凉营,佩兰石菖蒲芳香化湿,并有开窍之力,羚羊角钩藤凉肝息风止痉。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自考专业快选

广东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南
湖北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广西
内蒙古
西藏
宁夏
新疆
全部
大专
本科
高起本
全部
文史类
理工类
经管类
艺术类
教育类
医学类
法学类
农科类

自考热门专题

自考热议话题

自考推荐文章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