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地区 > 福建 > 教材大纲 > 2016年福建自考《中外民俗》课程自学考试大纲

2016年福建自考《中外民俗》课程自学考试大纲

2016-01-04 11:39:00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一、课程性质、特点与设置目的

  1、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之一。从民俗学和旅游学交叉的角度论述民俗的定义与种类,民俗与旅游关系,民俗的旅游价值;阐释民俗诸方面的特性,以及应注意事项;探索民俗旅游区的划分,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进行理论思考。对中外的婚姻民俗、丧葬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信仰禁忌民俗、人际礼仪民俗、岁时节庆民俗、工艺美术民俗、游艺民俗等进行了全面阐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中外民俗旅游这一主题,致力于体现教学改革的最新理念,在结构、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给考生提出更多、更新、更系统、更富于指导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使自考考生更多、更好的了解中外民俗的基本知识。

2、本课程设置的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考生了解有关民俗的概念及其流变;掌握民俗与旅游文化的关系;掌握婚姻民俗和婚姻礼仪的概念和我国各民族及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婚姻民俗的基本概况,认识婚姻民俗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丧葬民俗的基本理论、民俗的成因和发展演变,了解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各国的丧葬民俗的基本概况和主要特点;了解服饰的起源及服饰的民俗功能,掌握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服饰的突出特点及其各自的形成原因;掌握饮食民俗形成的原因及社会功能,了解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饮食民俗的主要特点;了解人类居住民俗的形成与发展,了解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居住民俗的主要特点及其文化内涵;了解宗教信仰禁忌民俗的文化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熟悉我国各民族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民间宗教信仰情况;了解人际礼仪的特点与作用,了解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主要礼仪风俗;了解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各国主要的节日基本情况,掌握各种节日民俗的主要文化内涵;了解我国各民族及世界各国的传统和当代的工艺美术品的民俗特点、发展、分类及其旅游价值;了解人类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及社会功能,知晓我国各民族及世界其他各国游艺民俗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对中外民俗事象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到旅游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去,提升自身的从业素质。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民俗概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民俗的内涵,民俗的特点及其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正确认识其社会功能和旅游功能,从而对民俗有一个较为系统而清晰的认识。由于本章是基础环节的学习章节,因此,通晓本章的基本内容,对民俗的基本特点、民俗旅游框架和民俗、风俗、习俗、礼俗的相互关系对可以有深刻的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民俗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2、难点:民俗的形成与传播

(三)考核知识点

1、民俗概念

2、民俗的基本特点

3、民俗的分类与社会功能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民俗的相关概念

2、领会:民俗、民俗的特点

3、简单应用: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第二章民俗与旅游文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民俗与旅游文化的关系,从而正确认识民俗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考生在学习本章时应注意:本章是基础环节的学习章节,通晓本章的基本内容,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基本特点、原则、评估可以有深刻的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民俗与旅游文化的关系

2、难点:民俗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考核知识点

1、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2、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估

3、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2、领会:体验民俗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

3、简单应用:哪些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开发价值?

第三章婚姻的民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婚姻民俗和婚姻礼仪的概念,了解人类婚姻形态的基本类型及其发展历程,掌握我国各民族及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婚姻民俗的基本概况,认识婚姻民俗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晓本章的基本内容,对了解中外婚姻民俗的差异可以有深刻的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我国各民族的婚姻习俗

2、难点: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诸国的婚姻民俗

(三)考核知识点

1、人类婚姻形态的发展历史和婚姻礼仪

2、亚洲各国的婚姻民俗

3、欧洲各国的婚姻民俗

4、美洲各国的婚姻民俗

5、非洲及大洋洲各国的婚姻民俗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中国各民族的婚姻民俗

2、领会:人类婚姻形态的发展历史和婚姻礼仪

3、简单应用:比较中外婚姻民俗的差异

4、综合应用:开发各具特色的婚姻民俗旅游产品

第四章丧葬的民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丧葬民俗的基本理论,认识人类丧葬民俗的形成原因、发展和演变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各国的丧葬民俗的基本概况和主要特点。通晓本章的基本内容,对了解中外丧葬民俗的差异可以有深刻的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我国各民族的丧葬习俗。

2、难点: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诸国的丧葬民俗

(三)考核知识点

1、人类丧葬形态的发展历史和丧葬礼仪

2、亚洲各国的丧葬民俗

3、欧洲各国的丧葬民俗

4、美洲各国的丧葬民俗

5、非洲及大洋洲各国的丧葬民俗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中国各民族的丧葬民俗

2、领会:人类丧葬形态的发展历史和丧葬礼仪

3、简单应用:比较中外丧葬民俗的差异

第五章服饰的民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服饰的起源及服饰的民俗功能,掌握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服饰的突出特点及其各自的形成原因。通晓本章的基本内容,对了解中外服饰民俗的差异可以有深刻的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我国各民族服饰的特点及其发展演变过程

2、难点: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诸国的民族服饰的特点及其发展演变过程

(三)考核知识点

1、人类服饰形态的发展历史和服饰民俗的功能与作用

2、亚洲各国的服饰民俗

3、欧洲各国的服饰民俗

4、美洲各国的服饰民俗

5、非洲及大洋洲各国的服饰民俗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中国各民族的服饰民俗

2、领会:人类服饰形态的发展历史和服饰民俗的功能与作用

3、简单应用:运用中外服饰民俗的差异开发各具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第六章饮食的民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饮食民俗形成的原因及社会功能,了解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饮食民俗的主要特点,发挥饮食民俗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晓本章的基本内容,对了解中外饮食民俗的差异可以有深刻的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饮食民俗的形成及社会功能

2、难点: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诸国的饮食民俗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三)考核知识点

1、人类服饰形态的发展历史和服饰民俗的功能与作用

2、亚洲各国的饮食民俗

3、欧洲各国的饮食民俗

4、美洲各国的饮食民俗

5、非洲及大洋洲各国的饮食民俗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中国各民族的饮食民俗特点及禁忌

2、领会:人类饮食形态的发展历史和饮食民俗的功能与作用

3、简单应用:开发某地的特色美食旅游线路

4、综合应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中外饮食民俗资源利用

第七章居住的民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类居住民俗的形成与发展,了解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居住民俗的主要特点及其文化内涵,认识居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介绍各种异质文化的居住风俗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通晓本章的基本内容,对了解中外居住民俗的差异可以有深刻的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居住民俗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演变

2、难点: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诸国的居住民俗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三)考核知识点

1、人类居住形态的发展历史和居住民俗的功能与作用

2、亚洲各国的居住民俗

3、欧洲各国的居住民俗

4、美洲各国的居住民俗

5、非洲及大洋洲各国的居住民俗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中外各民族的居住民俗特点及禁忌

2、领会:人类居住形态的发展历史和饮食民俗的功能与作用

3、简单应用:开发某地的特色居住旅游线路

4、综合应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中外居住民俗资源利用

第八章信仰禁忌的民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宗教信仰禁忌民俗的文化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熟悉我国各民族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民间宗教信仰情况。掌握相关的宗教知识,认识信仰禁忌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以便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通晓本章的基本内容,对了解中外信仰禁忌民俗的差异可以有深刻的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我国各民族信仰禁忌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

2、难点:世界其他各国各民族信仰禁忌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

(三)考核知识点

1、人类信仰禁忌的发展历史和信仰禁忌民俗的功能与作用

2、亚洲各国的信仰禁忌民俗

3、欧洲各国的信仰禁忌民俗

4、美洲各国的信仰禁忌民俗

5、非洲及大洋洲各国的信仰禁忌民俗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中外各国各民族的信仰禁忌民俗特点

2、领会:人类信仰形态的发展历史和信仰禁忌民俗的功能与作用

第九章人际礼仪的民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际礼仪的特点与作用,了解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主要礼仪风俗,掌握礼仪的基本原则,从而能够在各种人际交往场合灵活运用。通晓本章的基本内容,对了解中外礼仪习俗的主要特点。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人际礼仪的基本原则、主要特点及其作用

2、难点:世界其他各国各民族礼仪习俗的表现形式

(三)考核知识点

1、人类人际礼仪的发展历史和信仰禁忌民俗的功能与作用

2、亚洲各国的人际礼仪民俗

3、欧洲各国的人际礼仪民俗

4、美洲各国的人际礼仪民俗

5、非洲及大洋洲各国的人际礼仪民俗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中外各国各民族的人际礼仪民俗特点

2、领会:人际礼仪的发展历史及功能与作用

3、简单运用:在跨文化沟通情景中能正确注意人际礼仪原则的运用

第十章岁时节庆的民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各国主要的节日基本情况,掌握各种节日民俗的主要文化内涵,运用节日文化的各种知识,做好相关的旅游工作。通晓本章的基本内容,对了解中外岁时节庆民俗的差异可以有深刻的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诸国的岁时节庆的时间和欢庆方式

2、难点: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诸国的主要节日

(三)考核知识点

1、岁时节庆的功能与特点

2、亚洲各国的岁时节庆民俗

3、欧洲各国的岁时节庆民俗

4、美洲各国的岁时节庆民俗

5、非洲及大洋洲各国的居住民俗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中外各民族的岁时节庆民俗特点

2、领会:人类岁时节庆的功能与作用

3、简单应用:开发某地的特色岁时节庆旅游线路

4、综合应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中外岁时节庆民俗资源利用

第十一章工艺美术的民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我国各民族及世界各国的传统和当代的工艺美术品的民俗特点,知晓工艺美术民俗的产生发展及分类,掌握工艺美术民俗的旅游价值,积极推动旅游业中的购物活动的开展。通晓本章的基本内容,深刻认识工艺美术民俗的文化内涵及其功能。

(二)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我国各民族著名的工艺美术品及其主要工艺特点

2、难点:世界其他各国家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品及其主要工艺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

1、亚洲各国的工艺美术民俗

2、欧洲各国的工艺美术民俗

3、美洲各国的工艺美术民俗

4、非洲及大洋洲各国的工艺美术民俗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中外各民族的工艺美术民俗特点

2、领会:中外各民族的代表性工艺美术品

3、简单应用:开发某地的特色工艺美术民俗

第十二章游艺的民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类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及社会功能,知晓我国各民族及世界其他各国游艺民俗的特点,掌握各种游艺民俗在旅游文化中的价值,以之积极推动旅游业的繁荣。通晓本章的基本内容,对了解中外代表性的游艺民俗可以有深刻的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诸国的游艺民俗的类型

2、难点:游艺民俗的特点及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

1、亚洲各国的游艺民俗

2、欧洲各国的游艺民俗

3、美洲各国的游艺民俗

4、非洲及大洋洲各国的游艺民俗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中国各民族的游艺民俗及其特点

2、领会:游艺民俗的特点及功能

3、简单应用: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诸国的游艺民俗在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使用教材

指定教材:杨英杰编著的《中外民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凡列入本考纲考核知识点的内容,均作为考核范围。

3、关于考试大纲中能力层次的说明

识记:要求应考者能知道本课程中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要求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论述。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4、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本大纲所列的考试知识点均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本课程采用书面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本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分值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本课程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值比例大致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应当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同一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的试题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切勿将二者混淆。

本课程考试题型举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给分。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反映的是民俗形成__________的原因。()

A.宗教B.地理

C.经济D.政治

7、__________有电车王国之称。()

A.英国B.法国

C.意大利D.瑞士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给分。

下列是汉民族交通风俗的是()

A滑竿B.羊皮筏

C.雪橇D.牛皮船

E.栈道

三、填空题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给分。

英雄史诗__________是一部藏族人民的民间口头传说的巨著,有36部,1500万字,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四、名词解释

人际礼仪

五、简答题

简述汉族旧时婚姻礼仪习俗的主要过程。

六、论述题

论述唐宋以来直至清末的中国汉族服饰民俗流变。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自考专业快选

广东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南
湖北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广西
内蒙古
西藏
宁夏
新疆
全部
大专
本科
高起本
全部
文史类
理工类
经管类
艺术类
教育类
医学类
法学类
农科类

自考热门专题

自考热议话题

自考推荐文章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