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探索性、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研究
注:这是依据调查研究的目的与作用划分的。
一、探索性调查研究:
1.含义:所谓探索性研究是采用“走马观花”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初步考察。
2.探索性研究分为两种类型:
<1>第一种是短期的、走访式的调查研究;
<2>第二种是先导性研究,包括三个部分:A:实地考察;B:请教专家;C:查阅资料
二、描述性调查研究:
1.含义:所谓描述性研究可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它能对现象的状况、特点和发展过程作出客观、准确的描述。
2.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应当注意两个方面,即描述的准确性和描述的概括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描述要能反映总体一般状况的各种特征;二是指对总体的各个部分也要作出真实、准确的概括)。
3.描述性调查研究一般是从观察入手,而不是从理论或假设入手,因此在调查首先要确定下列项目:
<1>描述的重点;<2>调查范围;<3>调查对象;<4>描述的时间范围;<5>是总体描述还是分类描述;<6>描述的目的。
三、解释性调查研究:
1.含义:所谓解释性研究可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它能说明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预测事物的发展后果,探索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2.由于解释性研究是在了解社会现象的一般状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探求这一现象的原因和作用机制,它一般从假设出发,即对现象的原因或现象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尝试性或假设性的说明,然后再通过观察、调查来系统地检验假设。
3.提出假设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列出现象的原因或后果;<2>提出主要原因或次要原因的假设;<3>建立因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