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笔记串讲 > 管理类 > 西方社会学理论

2018年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六

2018-03-07 17:34:00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实证社会学的提出

孔德一直沿用的是圣西门的说法,社会物理学,但比利时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1835年出版了“论人和人类能力的发展”一书,并无意中加上了社会物理学论文的副标题。所以孔德仓促之中杜撰了社会学一词。

在他的理论中,实证的,就是科学的,就是可以验证的

1、实证主义

实证的含义

孔德是西方社会学史上最早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证主义的欧洲思想家。在孔德看来,实证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是现实的,而不是虚幻的;(2)是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3)是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是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实证社会学原则

孔德认为,社会学实证主义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方法论上追求自然科学主义倾向。孔德认为,社会学应当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并采用其它科学方法;它主要依据自然规律去解释社会现象;

(2)认识论上追求经验主义:孔德认为,社会学可以解释经验、感觉以及其它可实验性的知识或材料;

(3)追求价值中立: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它只与“是什么”有关,而对“应该是什么”不感兴趣,因此,它是价值中立的。

“三阶段说”

圣西门早就说过,一切科学都从假说开始,经过由简到繁、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而以实证结束。孔德对此进行了系统化,认为每一种知识、人类的发展都经过三个不同的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以及实证阶段。

第一,神学阶段,这是人类思维的起点以及初级阶段。神学占据统治地位,人们往往追求事物的本源,把自己无法认识的对象都归结为“神”,这是一种虚构的状态;

第二,形而上学阶段,这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人类乞求于抽象的实体,以抽象的概念、实体代替了神,运用形而上学解释一切;

第三,实证阶段,这是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类努力寻求事物或现象的客观规律性和实证性。也就是说,人类不再探求宇宙的起源、不再探求“事物的原理与原因”,而努力发现事物的实际规律。

孔德认为,一方面,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经过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之间的进化和发展也体现了这三个阶段,处于最高阶段的就是社会学。

当然,孔德这样划分有其积极德因素,那就是肯定了人类思想的发展性进步性;但是他划分这三个阶段也缺乏必要的、科学的依据。

16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十分强调观察和实验,要求知识的“确实性”或“实证性”,否定、抛弃空洞的,荒诞的中世纪经验哲学;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说,过去是“神学的时代”,现在是“实证的时代”。孔德的“实证”一词直接来腮于圣西门的著作中。孔德认为,19世纪的人类已

经进化到了“实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经验认识可以用于理解社会现象。

孔德依据这一实证主义原则,认为人类智力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

正如他在书中P20所言:“我们的每一个主要观念,每一种知识都先后有三个不同的理论状态;神学状态或虚构状态、形而上学状态或抽象状态、科学状态或实证状态。

“神学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人类智慧的必然出发点。在这个阶段,神学占统治地位,人类解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归因于生命体或与人类相似的力量。在这一阶段人类智力的特征是自由幻想,寻找事物现象的根源,探索万物的内在本质,追究事物的最后原因,即要求获得绝对的知识。于是,人们对自己所不能及的情况,便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神,用神来解释探究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原因‘在此阶段,早期的科学知识也是受神学统治的,天文学表现为占星术,化学表现为炼金术,学科知识完全是虚构的,没有科学性。

“形而上学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过渡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乞灵于抽象的实体,以形而上学(超经验)的抽象概念代替了超自然的“神力”,用形而上学来解释一切,以求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绝对知识。在此阶段,科学知识受形而上学的支配,力求在经验的自然现象背后寻找抽象的物质或精神的本性,各种科学知识都是形而上学的抽象概念构成。形而上学,有两个含义 

1. 先打个比方,一把直尺插进水里,你的眼睛看见那把直尺是弯的。但是,你关于直尺的知识与你的光学知识告诉你:直尺不是弯的,是直的,你之所以看见它是弯的,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 

你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形而上学,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我们可以想,当我们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是否也是像那把直尺一样,不是把它的本质正确地呈现给了我们、我们所看到的是不是只是这个世界的表象而对它的本质一无所知或有所误解?所以,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世界的本质。对于这个问题有各种回答,比如: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本质是某种观念、精神,世界是从上帝那里流出来的,等等。 

这个就叫做“本体论”,也就是狭义上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还有它广义上的含义。既然说,形而上学的任务是研究世界本质的,那么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有没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质?如果说有能力,那么,应该用什么办法去研究? 

对于前一个问题,有人回答说:“我们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质。”(可知论)有人说:“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不可知论)对于后一个问题,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理性的逻辑推演去认识世界的本质(理性主义),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直观经验去把握(经验主义)。 

这个就是“认识论”,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 

广义上说,研究超越感性经验存在的学问,都可以叫做形而上学。 

2. 在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著作里,“形而上学”,还有另外一个意义。 

先说个古老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统的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是先有鸡,就是先有蛋。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在这里陷入了窘迫之境:如果先有鸡,那么这只鸡是怎么孵出来的呢?如果先有蛋,那么这个蛋是怎么生出来的呢? 

科学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上,鸡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鸡,蛋,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蛋。而是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样的形态的。这就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完成了一个“对立统一”,解决了这个问题。 

传统的那种思维方式,叫做“知性思维”,也可以叫做“形式逻辑思维”,用这种思维考虑问题,就不可避免会陷入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样的两难处境、得出自相矛盾的、混乱的答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四个著名的二论背反(也就是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类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特征就是:他的两个相反的答案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指出这个问题。他把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人类的理性不可以认识客观世界。 

黑格尔则反对康德的不可知的观点,他提出,如果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就不会陷入矛盾、混乱。这就是辩证法。 

与辩证法相对的那种“知性思维”,则被恩格斯叫做“形而上学”。列宁、毛泽东,也沿用了这个用法,所以,中国的政治课本上,对“形而上学”的解释,依然是第二种解释。不过,现在学界使用“形而上学”这个词时,一般是采取第一个含义。

“实证阶段”,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一段,人类只观察各种现象,并找出各种现象之间在某个时期或过去可能存在的经常联系。他不想找出事情的缘由,而只是想找出支配各种现象的规律。就是说,在这个阶段人们不再以虚构的超自然的主体或抽象的原则来解释经验现象,“不再探索宇宙的起源和目的,不再求知各种现象的内在原因”。而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即发现它们的先后不变的关系和相似关系。所以,这一阶段的科学知识都是经验的、实证的知识。

为此,孔德认为,人类知识从神学时代到形而上学时代,进而到实证时代是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相互联系,有序科学的等级体系发展的过程。

“整体大于局部”

他认为社会就像生物体一样,整体是大于局部的。也就是说,某一特定的生物现象只有在与整个机体相比之下才有自己的意义并得出解释。如果硬是人为地把某一成分从某一生物体中割裂开来,那么所能得到的只是一种无生命的物质。作为有生命的物质,这种物质是全面的和完整的物质。

孔德将这种“整体先于局部”的思想移植到社会学方面来:一方面强调,我们对某一特定的社会现象应放在整个社会之中去加以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又强调,我们也应该注重对整个社会的研究,才能正确地认识与理解某个特定社会的宗教情况或国家的确切形式。例如,19世纪法国社会的情况.只有把这个时期置于法国历史的持续发展中才能理解。法国王胡复辟只有通过大革命才能理解,而大革命也只能通过几个世纪的君主政体来理解。神权和尚武精神的衰落只有从过去的好几个世纪中找出其原因才能得以解释。再比如:教育子女问题上东西方的差异。

一句话,只有研究社会整体的本身才能理解社会整体的部分,只有研究历史的全部变化才能理解某个时期的变化。

孔德还认为,作为生物学范畴里的单一有机体和作为社会学范畴的社会有机体,二者之间具有一致性:生物有机体可以分解为元素、生理组织、生理器官;社会有机体可以分解为家庭(细胞)、阶级(社会等级、特有的组织)、城市和公社(器官)。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热门专业推荐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