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方法]
①颈项部斜扳法:病人坐位,颈项部放松,头部略向前屈。医 者站于后侧方,一手抵住患者头侧后部,另一手托住对侧下颏部, 使头向一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即有阻力)时,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 方向的快速扳动,此时常可听到“喀嗒”声响。
②旋转定位扳法:
A 病人坐位,颈前屈 15~~30º,再侧屈到最大幅度,医者站于后 侧方,用一手拇指顶按住患椎棘突旁;另一手托住其下颏向同侧方 向慢慢旋转(旋转时头不能仰起来) ,当旋转到有阻力时,随即用劲 作一个有控制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与此同时,顶按棘突的拇指 要协同使劲向对侧推动,此时常可听到“喀嗒”的响声,同时拇指 下有棘突跳动感。
B 患者坐位,颈微屈,医生在其背后,用一肘部托住其下颏部, 手掌绕过对侧耳后扶住枕部(向右扳则用右手,向左扳则用左手) 。 a 另一手扶住患者肩部 , 托扶其头部的手用力 , 先作颈项部向上牵 引 , 同时把患者头部作被动向患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后再做扳法。 b 另一手拇指顶按第二颈椎棘突。 托扶头部的手用力将颈椎向上拔 伸,在拔伸的基础上使颈椎旋转到有阻力的位置,随即作一有控制 的稍为增大幅度的扳动,顶棘突的拇指同时协调用力。此时常可听 到“喀”的一声或有拇指下棘突的跳动感,本法适用于环枢椎错缝 (半脱位) 。
上述几种颈椎扳法在临床上可根椐病情参合应用。但 由于颈椎的解剖特点(颈部有许多重要结构,是生命中枢 所在处) 在应用时必须非常谨慎。 操作时要注意姿势恰当, 动作稳妥,定位正确,手法轻巧。对颈椎有骨质病变可疑 者,禁用扳法。关于手法操作过程中听到的“喀嗒”响声, 一般临床医生都非常重视,认为是手法成功的标志,但在 实际工作中不能获得这种响声时,也不要勉强从事,以免 使用粗暴蛮力,损伤颈椎关节,造成不良后果。
①扩胸牵引扳法:患者坐位, 令其两手交叉扣住, 置于项部, 医生两手托住患者两肘部,并用一侧膝部顶住患者背部,嘱患 者自行俯仰(俯时呼气,仰时吸气) ,并配合深呼吸,作扩胸牵 引扳动(使其胸肋和肋椎关节活动起到扩胸牵引作用)
②胸椎对抗复位法:患者坐位,令其两手交叉扣住,置于项 部。医者在其后面,用两手从患者腋部深入其上臂之前,前臂 之后,并握住其前臂下段,同时医者用一侧膝部顶住患部脊柱, 嘱患者身体略向前倾,医者两手同时作向后上方用力扳动。 3、腰部扳法:本法操作时,常用的有斜扳法,旋转(复 位)扳法、后伸扳法等三种。
①腰部斜扳法:又称斜搬法,病人侧卧位,下面的下 肢自然伸直,上面的下肢屈曲,医者面对病人站立,两手 分别扶按病人的肩前部及臀部,作相反方向的缓缓用力扳 动,当腰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再施一个增大幅度的猛 推,此时常可听到“喀嗒”响声,表示手法成功。
②腰部旋转扳法:有两种操作方法。
A 直腰旋转扳法:患者坐位, 医生用腿夹住患者下肢,
一手抵住患者近医生侧的肩后部, 另一手从患者另一 侧腋下伸入抵住肩前部, 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 动。
B 弯腰旋转扳法:患者坐位,腰前屈至某一需要角度 后,一助手站于前方, 帮助固定患者下肢及骨盆。 医 者站于后侧方, 用一手拇指按住需扳动的腰椎的棘突 (向左旋转时用右手) , 另一手勾扶住患者项背部 (向 左旋转时用左手) ,使其腰部在前屈位时再向患侧旋 转。 旋转至最大限度时, 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推 拉,使偏歪的棘突复位,此时常可听到“喀嗒”响声 和拇指下有棘突跳动感。
③腰部后伸扳法:亦有两种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 A 一手托住患者两膝部, 缓缓向上提起, 另一手紧压在 腰部患处, 当腰后伸到最大限度时, 两手同时用力作 相反方向扳动。
B 医者用膝部顶 (或脚踩) 压病人腰椎, 两手分别握住 病人两踝部慢慢向上提拉,使腰椎过伸。
以上介绍了颈项部、 胸背部和腰部的扳法, 即脊椎的扳 法。另外还有关节的扳法,如:肩关节扳法、肘关节 扳法、腕关节扳法及踝关节扳法等。
[临床应用]
扳法是辅助手法,与摇法相类似,临床常和其他手 法配合应用,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如能运用得当,则不 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法,特别是对因颈腰椎小关节错缝 所致的颈、肩、腰腿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脊柱侧弯、 生理弧度改变以及关节错位等具有整复作用。
扳法临床常用于脊柱及四肢关节。对关节错位或关 节功能障碍等病症,常用本法治疗,具有舒筋通络,滑利 关节,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