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笔记串讲 > 经济类 > 财政与金融学

2018年自考财政与金融学复习资料一

2018-01-30 16:58:34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第一章 财政总论

复习要求:掌握财政的本质和职能,财政的的特征;理解财政产生的条件,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了解财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复习重点:财政的本质、财政的职能。

复习难点:财政的职能

导言:财政现象;国家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古代:国计、度支、国用;英文:Public Finance

一、财政产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剩余产品

2.政治条件——国家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二、财政的发展

1.奴隶制国家财政

奴隶制国家财政的收入项目:(1)王室收入和土地收入(2)贡物收入和掠夺收入(3)军赋收入(4)捐税收入

奴隶制国家财政的支出项目:(1)王室支出(2)祭祀支出(3)军事支出(4)俸禄支出(5)生产性支出

2.封建制国家财政

收入:官产收入、田赋捐税收入、专卖收入、特权收入、债务收入。

支出:军事支出、王室费用和政府机构支出、宗教、文化支出、国债支出

特点:

(1)国家财政收支和国王个人收支逐步分离。

(2)财政分配形式由实物形式向货币形式转化,实物形式与货币形式并存,并有力役形式,这是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的。

(3)税收,特别是农业税收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

(4)在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新的财政范畴——国家预算。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

收入:税收收入、债务收入

支出:行政性支出、军事支出、社会福利、教育支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的支出、债务还本付息支出、

特点:

(1)财政收支全面货币化。财政分配与成本、利润、价格、银行信用等范畴之间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也日益加强。

(2)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财政逐渐成为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刺激生产、干预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

(3)发行国债、实行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政策,成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经常和比较隐蔽的手段。

(4)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加强,财政管理也更加完善,有比较健全的财政机构,较为严密的财政法律制度。

资产阶级财政学说的代表人物:

(1)古典派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政府应当尽量减少自己的活动范围,不要去干预经济的运行。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他提出了税收方面的公平、确定、简便和征收费用最小四项原则,廉价政府成为财政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

(2)凯恩斯经济学说。凯恩斯认为,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对经济运行必须实行干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两大手段。他拟议了以直接税为主和累进税率为特色的征税体系。他首次冲破了量入为出原则,系统地论证了财政赤字的经济合理性。以萨谬尔森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者经过补充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

(3)20世纪70年代后的西方财政学说。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描绘了税率与政府收入关系的曲线,为减税以刺激供给的政策主张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后的一批经济学家将财政看作为公共部门经济,形成了公共选择学派。

4.社会主义财政

三、财政的概念

1、财政的一般特征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如此——本质特征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4)无偿性

(5)强制性

(6)表现形式:收支运动

(7)是分配与在分配活动

2.财政概念的一般表述:财政一般指国家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权,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和资源配置。

四、财政的本质

一般本质: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特殊本质:社会主义国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

五、财政的职能

1.制约因素:

(1)内在因素:财政本质的体现

(2)外在因素:社会经济模式和国家职能的变化

2.财政的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政府的活动对资源使用方式的影响。(资源配置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方式:市场配置和财政配置

原因:市场失效

目的:效率

内容: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政府对各社会成员占有生产成果份额的影响。

目标:公平

衡量指标:洛仑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主要内容:调节部门及产业之间的收入分配;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实现的途径:税收、转移支付等

(3)稳定和发展职能:政府活动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稳定经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短期目标

经济发展:核心是经济增长

主要内容: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调节社会总供求结构上的平衡

采取的措施:相机抉择机制;自动稳定机制等

六、效率与公平:

效率通过市场、公平通过政府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热门专业推荐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

联系老师答疑领资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