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反馈方法:
反馈方法是指利用反馈原理去分析和处理受控系统,利用受控系统的输出信息来调节系统的行为,使系统沿着预期目标运行的方法。
特点:(1)反馈方法特别强调结果反作用与原因
(2)反馈方法强调系统的稳定性
(3)反馈方法强调由系统过去的操作情况去调整未来行为。
作用:(1)反馈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开拓了新领域。
(2)反馈方法揭示了各种不同系统、各种不同物质运动所共有的反馈调节机制。
(3)反馈方法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
18、科学问题宏观结构体系的要素:
(1)基础性科学问题(2)应用性科学问题(3)推广性科学问题
19、逻辑方法的作用:
①运用逻辑方法能获得新知识。
②运用逻辑方法能进行预见。
③运用逻辑方法可以提高人们表达和论证的能力。
④正确运用逻辑方法可以提高人们识别谬误和驳斥诡辩的能力。
20、创新性思维方法的特点和激发因素:
特征(1)、创造性思维方法具有新颖性特征。
(2)、创造性思维方法运用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3)、具有艺术性和非拟化特征。
(4)、具有探索性特征。
(5)、创造思维活动的结果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可能性。
激发因素:目标、意志、兴趣。
21、演绎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1)演绎推理可以作为逻辑证明的工具。演绎推理的逻辑证明突出地出现在一切以公理、定理出发构成的理论体系中。
(2)演绎推理对科学理论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3)演绎推理为科学发现中的实践活动提供预见。
(4)演绎推理能够对科学假说进行逻辑检验,并为实践检验提供指导。总之,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演绎法能帮助人们建立起严密的理论体系,从而使科学理论得到完善。
22、信息的主要特征:
(1)、信息源于物质,但又不是物质本身;信息与能量密切相关,但又不等同于能量。
(2)、信息表征物质系统的有序性。
(3)、信息不遵守物质和能量的“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