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模拟试题三十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案例,然后回答第二,三题目.
案例(纯属虚构):
我国商品市场供过于求有所缓解
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2003年2月1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分析,2003年上半年,我国供求平衡的商品数量将比2002年下半年提高1.5%,改变了连续几年供过于求持续上升的局面,供大于求突出的矛盾有所缓解。
2003年上半年主要商品供求情况排队分析报告,对600种主要商品进行了排队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大部分商品从全国范围内,从总体上仍供过于求,但程度开始明显下降.供过于求的商品中有70%,其中,在30%以上的市场上供求平衡,分别比去年初提高20%和15.6%。在一些区域市场特殊时期,求略大于供的商品也有所增加。
报告分析,600种主要商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513种,占85.5%,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粮食、使用植物油、棉花、燃料、钢材、轿车等类商品供求基本平衡,糖酒副食、农副产品、穿着、文化用品、加电等类商品供过于求的程度有所缓解。
二、本题包括21—24题四个小题,共20分。
21.什么是需求?它必须包括的两个条件是什么(4分)
22.如何解释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6分)
23.什么是供给?它必须包括的两个条件是什么?(4分)
24.简要说明供给量和供给的变动及其后果。(6分)
参考答案:
二、21.需求,是指在某一时间内,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商品的需要。它必须包括两个条件: (])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2)有能力的购买。
22.为什么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增加呢?一种解释是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人每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随着消费总量的增加而减少,而消费者愿意为满足效用而对某种商品付出的货币,即需求价格,是由其所获得的边际效用而定的,因此,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另一解释是,这是由于所谓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影响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后,这种商品相对于其他商品变得相对便宜,因此,消费者会用这种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去替代其他商品,这种影响就是“替代效应”;另外,在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为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所需花费的支出减少了,消费者会用这些“增加”了的收入去增加购买这种商品,又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种影响就是“收入效应”。对正常商品,这两种效应都是正的,它们共伺作用决定了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商品的需求曲线会是向下方倾斜的。
23.供给指在某一时间内,生产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产品数量。它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
24.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数学图形中,这种变动表现为同一既定的供给曲线上点的运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当替代晶价格下降、互补品价格上升、预期商品价格上涨、技术水平进步时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否则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热门推荐:
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推荐阅读:
2022年4月各省自考准考证及考试通知单打印时间及打印入口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