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育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5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全民健身计划于______年开始实施。( )
A.1993
B.1994
C.1995
D.1996
2.大型运动会的投资中交通费用属于( )
A.直接竞赛投资
B.竞赛场地设施基建投资
C.市政建设投资
D.通讯投资
3.我国从______年开始试办业余体校。( )
A.1953
B.1954
C.1955
D.1956
4.体育教育中最基本的分项活动计划是( )
A.课外体育活动计划
B.体育教学计划
C.课余运动训练计划
D.竞赛计划
5.______是发挥体育信息工作作用的基本前提。( )
A.准确性
B.及时性
C.可靠性
D.适用性
6.对一些在特定情况下才投入使用的大型体育设施、设备,可以按______计算折旧。( )
A.平均年限折旧法
B.工作时间折旧法
C.年限总额折旧法
D.定率递减折旧法
7.朝鲜的体育管理体制是( )
A.政府管理型
B.中间管理型
C.结合管理型
D.社会管理型
8.______决定成立国家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对计划的实施进行宏观领导。( )
A.《奥运争光计划纲要》
B.《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C.《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D.《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9.______监督是最根本、最广泛、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监督。( )
A.党
B.主管部门
C.领导
D.群众
10.下列不是体育管理行政方法特点的是( )
A.权威性
B.强制性
C.针对性
D.横向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体育健身与娱乐的发展是以______为依托的,是受它所存在的______制约的。
12.运动竞赛的赛中管理阶段始于______,直至______结束。
13.运动训练物质技术保障的管理,主要包括运动训练______和运动训练______和设施的管理。
14.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的管理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方面。
15.和一般信息一样,体育信息也具有______、传递性和______三个基本特征。
16.体育器材设备的验收内容一般包括______、______和质量验收三个方面。
17.人才______与______是人才管理工作的依据和起始点。
18.中国的体育管理组织系统由______体育管理系统和______体育管理系统两个子系统组成的。
19.《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______为实施对象,以______为重点。
20.体育管理监督的主体是______及人民群众,对象是______及其工作人员。
21.实际授权应注意的边界原则即所授之权应明确规定其______和______的界限。
22.体育管理决策方法常用的有两类,即______法和______法。
23.一个管理系统通常可分为决策层、______、执行层和______。
24.体育计划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主题、______、______和形式。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25.体育健身与娱乐的发展可以脱离其它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
26.运动队是培养和训练运动员最主要的场所,是运动训练管理最基本的单位。( )
27.对体育教师的管理是体育教育人事管理的核心。( )
28.战略性体育信息是指解决某些局部问题或某一领域中的具体问题所需要的信息。( )
29.差额预算管理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没有经常固定业务收入的体育单位。( )
30.体育人才从国内向国外、从国外向国内进行双向流动,以从国外向国内流动为主。( )
31.社会专门体育管理系统是由专门从事体育管理工作的社会组织构成的,分为三个子系统。 ( )
32.我国于1995年提出《奥运争光计划纲要》。( )
33.体育的法律、制度、秩序是从事体育活动和管理的标准和依据。( )
34.体育人员的配备指的是数量配备,即从数量上满足需要。( )
35.体育计划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周期的过程,计划的编制是其中的首要阶段。( )
36.管理目标是管理系统的灵魂,管理任务则是目标的具体体现。(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7.体育健身与娱乐的管理原则有哪五个?
38.竞赛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从哪五点着手?
39.体育教育情报资料一般可分为哪五个类别?
40.体育事业单位财物管理形式目前有哪些?
41.要使用好人才,必须做到哪几点?
42.成功的战略预测有赖于遵循哪些指导性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3.试述确定运动竞赛目标应掌握的信息有哪些?
44.结合实践分析如何加强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