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真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
A.建构德育知识体系 B.分析德育现象
C.研究德育方法与原则 D.揭示德育一般规律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 )
A.马卡连柯 B.苏霍姆林斯基
C.杜德海姆 D.柯尔伯格
3.采用实验法,集中研究模仿学习对儿童道德发展影响的教育家是( )
A.班杜拉 B.杜德海姆
C.柯尔伯格 D.杜威
4.德育的实质是( )
A.传道 B.施教
C.育德 D.授业
5.人的品德构成中处于基础性层次的品质是( )
A.道德品质 B.政治品质
C.法纪品质 D.思想品质
6.最早具有阶级性的德育是( )
A.原始社会的德育 B.奴隶社会的德育
C.封建社会的德育 D.资本主义社会的德育
7.关于现代德育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无阶级性 B.结构封闭
C.方法单一 D.功能全面
8.为人的品德发展提供生物前提的因素是( )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文化
9.对个体品德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实践活动 B.学校德育
C.家庭熏陶 D.遗传素质
10.德育的超前性反映的是( )
A.德育的继承性 B.德育的相对独立性
C.德育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D.德育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
11.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称为( )
A.德育措施 B.德育方式
C.德育目标 D.德育手段
12.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受教育者品德发展规律与教育者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自身认识与社会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现有水平与其理想品德之间的矛盾
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所反映的品德要素是( )
A.品德意志 B.品德情感
C.品德行为 D.品德认识
14.关于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德育规律是德育原则的反映
B.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是一一对应关系
C.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D.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可能是多对一、一对多的关系
15.形象感染法的主要功能是( )
A.提高品德认识 B.陶冶品德情感
C.磨砺品德意志 D.培养品德习惯
16.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班团队活动 B.品德课
C.各科教学 D.课外活动
17.有效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形成班级的领导核心 B.确定严格的班级纪律
C.提出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D.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18.关于品德修养说法正确的是( )
A.品德修养不包括政治修养 B.品德修养与德育同义
C.品德修养与自我德育同义 D.品德修养不包括法律修养
19.依据德育目标和内容要求的预定标准进行相应等级评定,这种评定是( )
A.绝对评定 B.相对评定
C.单项性评定 D.全面性评定
20.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不知不觉地受到德育影响。这种现象说明社会德育具有( )
A.组织性 B.目的性
C.计划性 D.隐形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的制约作用。
22.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23.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原则。
24.德育工作者劳动的意义。
25.组织开展德育活动的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联系实际谈谈德育与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特征的关系。
27.联系实际谈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28.请运用有关德育原理,分析下列案例中教育成功的原因。
寒假开学,某小学一(8)班转来了一位叫刘鑫的新同学。客观地讲,刘鑫有不少不良表现,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善于与同学交往,对班级生活也不太关心等。但班主任王老师没有把他当作一个包袱,而是以此为契机,把欢迎新同学的加入,变成了引导全班同学关爱他人,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教育机会。王老师首先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分别为刘鑫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提供帮助;其次,她非常注意发现刘鑫身上的优点,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表扬;再次,还有意为刘鑫分配了一个班级责任岗,让他在班级角色承担中尽快形成主人翁意识。在王老师带动下,全班营造出了鼓励刘鑫、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刘鑫进步明显,很快爱上了自己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