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自考《内经选读》模拟试题三十二
7、结合《素问•经脉别论》原文论述水饮在体内的转输过程。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遊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此段说明了水饮入于胃的消化转输过程。水饮入于胃,将其营养物质上输于脾,再由脾的运化,把精气输布到肺,经肺的宣降作用,以三焦为通道,布达全身,其清者输布于全身四肢百骸、肌肉皮毛;其浊者下达膀胱,如此把水精布散全身,流于五脏六腑。在这个过程中,肺、脾、肾三脏是关键,需要肺的宣降,脾的运化转输,肾的气化作用。还强调了水液代谢必须与四时阴阳变化和五脏功能特性相适应。了解这一过程,有利于分析水液代谢障碍性疾病的病机,对指导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8、如何理解《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提出的“阳道实,阴道虚”?有何指导意义?
“阳道实,阴道虚”,是阴阳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即凡事物之属于阳者,必须有充实、满盛、向外的特点;凡事物之属于阴者,必须具有柔弱、不足、向内的性质。据此观点来认识中医学中的问题,如以人身之阴阳之气而言,则《素问•生气通天》云:“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以男女而言,则男子为阳,十六岁而精气溢满,保持长盛而不衰;女子为阴,十四岁月事以时下,而不得不通。以脾胃病言之,则脾为阴脏,其病多虚;胃为阳腑,其病多实,因此,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论。虽然胃病亦有虚寒证,但治疗时常从补脾入手;脾脏亦偶有实热之证,治疗往往从泻胃入手。后世据此把中焦病的治疗特点概括为:“实证责之于胃,虚证责之于脾”,可见“阳道实,阴道虚”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9、结合《素问•太阴阳明论》原文谈谈脾是怎样为胃行其津液的?
《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从本篇原文来看,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要是通过经脉输布实现的。足太阴脾经因其循行“贯胃属脾络嗌”,与其他脏腑间的经络相互贯通,且脾属太阴,而三阴为里,所以能为胃运行水谷精气转输于三阳经。脾胃相表里,胃属阳明,而三阳又为表,所以脾可通过阳明经,而将水谷精气转输于三阳经,这样脾将胃中之津液,通过其转输作用,入于三阴,出于三阳,而归于五脏六腑,所以五脏六腑皆因经脉相连,而得到阳明所化生的水谷精气。
10、《素问•太阴阳明论》所叙述的太阴阳明在生理病理方面区别何如?
生理方面之异有二:①太阴属脏,主里、主内,地气也;阳明属腑,主表、主外,天气也。②脏腑阴阳与四时通应,故四时之中,互有逆从。足太阴脾以秋冬为从,春夏为逆,阴气从足上行到头,下行循臂至指端。足阳明胃以春夏为从,秋冬为逆,阳气从手上行至头,下行至足。
病理方面之异有四:①“阳道实,阴道虚”,故胃病多实,脾病多虚。②阳明致病多由内伤,由饮食不节所致;起居不时则伤脾为主,多为里阴之证,而见胀、飧泄、肠澼诸症。③疾病发展趋势,病随气转,故阳明之病的传变多下行极而上。④六淫袭人,同气相求,故风为阳邪而先伤于胃(阳、上),湿为阴邪而先伤于脾(阴、下)。
11、结合《灵枢•脉度》论述五脏与七窍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灵枢•脉度》曰:“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府不和则留为痈。”
五脏与七窍的生理关系:五脏的精气由经脉输送到颜面五官七窍,使七窍与五脏通应相连,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肺司呼吸,鼻为气道,故“肺气通于鼻”。鼻的功能是通行呼吸,辨别香臭。心主血脉,心血可以通过经脉上荣舌本,故“心气通于舌”,舌具有分辨五味,调节发音的功用。肝藏血,开窍于目,故“肝气通于目”。目能视物形态,分辨五色。脾主运化,水谷赖口摄入,故“脾开窍于口”。脾的功能正常,则食欲旺盛,口味调和。肾藏精,充养于耳,故“肾气通于耳”。耳具有主持听觉,分辨五音的功能。
五脏与七窍病理上相互影响:肺气失宣,则鼻塞不通;心火上炎,则舌赤红肿;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脾虚不运,则饮食口淡无味;肾精亏虚,则听力下降,不能分辨五音。故曰:“五脏不和,七窍不通”。
五脏与七窍密切相关的理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七窍疾病可通过治疗五脏而获效。例如伤风鼻塞,嗅觉不灵,治宜宣肺透窍;心火上炎舌赤红肿,治宜清心降火;肝血不足之眼目干涩,治宜补血养肝;脾虚失运之口淡乏味,治宜健脾消滞;肾精亏虚耳鸣耳聋,治宜滋肾补精。这是七窍有病治从内脏着手的理论依据。
12、结合《灵枢•邪客》原文试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机理?
《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心是全身脏腑之大主,是因为心主血脉,全身脏腑组织赖心血濡养而维持其正常机能。又因其主神明,即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内经》将其分为神、魂、魄、意、志五部分,分别由五脏所主,而心是最高主宰,能统摄精神,调节情志,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对生命活动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和保护作用。故原文说“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同时,心有心包络护卫于外,因而外邪不能侵入伤害。否则,邪气入侵伤害心脏致使心中神气耗散,功能丧失,人即死亡。如《灵枢•厥病》所说的真心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便是心受邪的病证。鉴于这一强调心在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功用,一旦邪气侵犯心脏,首先伤及心包络,能代心受邪。
《内经》强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邪不能伤害的理论,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和临床均有深远的影响。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就是对这一理论的发挥,对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价值。
热门推荐:
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