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温病学》模拟试题:第十一章(1)
一名词解释
1.上燥治气
2.中燥増液
3.下燥治血
4.外燥
5.内燥
二填空题
1.我国医学史上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论述秋燥的第一部专篇是——
2.刘河间提出燥邪致病的病机是“——,——,皆属于燥”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指出燥邪为病的特点是“——”,《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指出燥邪为病的治疗原则是“——”
4.燥病有内燥证,外燥证之分;内燥证多指——。外燥证指——
5.秋燥一般分为温燥,凉燥两类,前者治宜——法。后者治宜——法。
6.温燥典型的临床特征是初起除——外,必伴有——征象。
7.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指出秋燥伤阴的特点是:“先伤——,次伤——,终伤——”
8.秋燥初、中、末期的治疗大法是“——”
汪瑟庵认为,治疗燥证的方法甚简单,始用——,继用——,“燥证则惟喜,最忌——”
9.秋燥的病变重心在——,所以临床上常见与——有关的证候。
三选择题
A型题
1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B)
A.刘河间
B.喻嘉言
C.叶天士
D.吴鞠通
E.俞根初
2认为燥属火热的医家是(C)
A.刘河间
B.俞根初
C.喻嘉言
D.李东垣
E.沈目南
3认为燥属次寒的医家是(B)
A.俞根初
B.沈目南
C.喻嘉言
D.李东垣
E.费晋卿
4方书记载秋燥初中末三期的治疗大法是(D)
A.上燥増液、中燥治气、下燥治血
B.上燥治气、中中治血、下燥増液
C.上燥増液、中燥治血、下燥治气
D.上燥治气、中燥増液、下燥治血
E.上燥治血,中燥治气,下燥増液
5“燥证路经无多……始用辛凉,继用甘寒,与温热相似,但温热传至中焦,间有当用苦寒者,燥证则惟喜柔润,最忌苦燥,断无用之之理也”语出(E)
A.喻嘉言
B.吴鞠通
C.王孟英
D.刘河间
E.汪瑟庵
6下列秋燥的治疗方法中,哪项提法错误(D)
A.邪袭肺卫,治以辛凉甘润
B.燥干清窍,注意清轻宣透上焦气分燥热
C.燥热化火,伤及肺阴,治宜清肺润燥养阴
D.燥热化火,治以苦寒清热泻火为主
E.肺胃阴伤,治宜甘寒滋润,清养肺胃。
7证见发热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舌红苔白,右脉数大,方宜(C)
A.银翘散
B.桑菊饮
C.桑杏汤
D.清燥就肺汤
E.翘荷汤
8秋燥,证见耳鸣,目赤,龈肿咽痛,其治疗首选方剂()
A.桑杏汤
B.翘荷汤
C.杏苏散
D.白虎汤
E.清咽汤
9温病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胸满胁痛,咽干鼻燥,心烦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病机为(C)
A.风热邪袭肺卫
B.燥热邪在肺卫
C.燥热化火,伤及肺阴
D.燥热灼伤肺胃津液
E.风温邪热壅肺
10初起时喉痒干咳,继则因咳甚而痰粘带血,胸胁疼痛,腹部灼热,大便泻泄,舌红,苔薄黄,脉数,方用(A)
A.阿胶黄芩汤
B.桑杏汤
C.清燥就肺汤
D.葛根芩连汤
E.宣白承气汤
B型题
A.发热
B.腹满便秘
C.微恶风寒
D.咽干鼻燥
E.时有神昏谵语
11秋燥“邪在肺卫”与“燥热伤肺”的主要区别在前者(C)
12秋燥“邪在肺卫”与风温“邪袭肺卫”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D)
A.桑菊饮
B.银翘散
C.桑杏汤
D.清燥就肺汤
E.麻杏石甘汤
13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口渴,鼻燥,苔薄白而干,治宜(C)
14发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干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苔薄白而燥,舌边尖红赤,治宜(D)
A.轻清宣透上焦气分燥热
B.清肺润燥养阴
C.肃肺化痰,润肠通便
D.清热止血,润肺清肠
E.甘寒滋润,清养肺胃
15阿胶黄芩汤的主要功效是(D)
16翘荷汤的主要功效是(A)
A.痰热留于包络,窍机不利而痴呆,失语,耳聋
B.肠络受伤而便血
C.身热不甚,干咳不已,口舌干燥而渴,舌红少苔
D.肾阴耗伤而虚风内动。
E.余邪未尽死灰复燃
17秋燥后期,可见(C)
18暑温后期可见(A)
A.初起邪在肺卫
B.病程中易伤津液
C.初起即见津液干燥表现
D.病变以脾胃为中心
E.能化火化燥
19秋燥为病的主要特点是(C)
20湿温为病的主要特点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