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材的发展经历了口头语言媒介阶段、文字媒介阶段、印刷媒介阶段和( )
A.广播媒介阶段B.电视媒介阶段
C.网络媒介阶段D.电子媒介阶段
2.通过说明教学内容的图像画面和旁白解说去传递教学信息的电视教材属( )
A.讲授型B.图解型
C.戏剧型D.综合型
3.表示事物运动轨迹的“曲线”属于( )
A.图像符号B.图画符号
C.目视符号D.电视特技符号
4.以下对摄像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
A.熟悉摄像机的性能,掌握摄像机的各项操作技术
B.能熟练并稳定操作摄像机的镜头运动
C.熟练掌握画面构图、摄像布光等摄影技术
D.摄像时发挥想象力,独立完成工作
5.文字教材在电视教材选材中作为( )
A.一般参考资料B.重要参考资料
C.主要依据D.重要依据
6.镜头1: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滴下几滴红墨水。
镜头2:完全扩散均匀的淡红色溶液。
以上两个镜头采用最佳的组接技巧是( )
A.切B.X淡变特技
C.V淡变特技D.混合特技
7.通过两列波的运动来表现波干涉的形成过程,选材上主要体现了( )原则。
A.直观形象性B.动作性
C.典型性D.真实性与科学性
8.画面:青菜地,蝴蝶飞来飞去。蜜蜂在花朵上采蜜。蝴蝶飞落在大葱上。
解说词:在自然界,到处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昆虫。
以上解说词在图解型电视教材中所起的作用是( )
A.补充画面B.提示画面
C.概括画面D.强化画面
9.用来表现人物膝部以上的活动,使观众既能看到环境,又能看到人的活动和人物之间交流的景别是( )
A.全景B.中景
C.近景D.特写
10.观众既能看清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的运动姿态,又能欣赏到比赛沿途的美丽风景。达到上述要求的镜头是( )
A.推镜头B.拉镜头
C.摇镜头D.移镜头
11.镜头1:小孩走路,从全景推至走动着的脚;
镜头2:从走动着的脚拉出一个成人在走。
将以上两个镜头进行组接是利用( )的转场组接方式。
A.动作组接B.物体组接
C.因果关系组接D.出入画面组接
12.卤钨灯的色温为( )
A.2100KB.3200K
C.5500KD.6000K
13.光线使物体出现阴阳面,阴暗反差十分强烈,而且物体有明显的横线投影,一般不宜拍摄人像,但其立体感强,轮廓线条突出。上述光是( )
A.顺光B.顺侧光
C.侧光D.逆侧光
14.日出后日落前一小时日光的色温为( )
A.1850KB.3500K
C.5500KD.7000K
15.以下适宜于表现高大物体的拍摄是( )
A.平摄B.俯摄
C.仰摄D.顶摄
16.要实现画面中某些物体突然变化,如鸡蛋突然变成小鸡,物体突然出现或消失等现象,可采用( )摄像特技。
A.光圈操作B.聚焦操作
C.停机再拍D.定时拍摄
17.背景光是基础光的( )
A.0.8~1.0倍B.1.0~1.2倍
C.1.2~1.5倍D.1.5~2.0倍
18.表现人物的回忆、联想、幻想通常采用( )
A.切B.X淡变特技
C.V淡变特技D.混合特技
19.大场面布光先后顺序为( )
A.主体光——场景光——背景光B.主体光——背景光——场景光
C.背景光——场景光——主体光D.场景光——背景光——主体光
20.镜头运动方向相反的编辑点采用( )组接。
A.动接动B.静接静
C.动接静D.静接动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分镜头
22.前景
23.文字稿本
24.拍摄方位
25.非线性编辑
三、图表填空(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6.以下是讲授型电视教材的布光图,请将图中A、B空白处所需的光线填在下面。
A为______________
B为______________
27.下图是一个健全的编制电视教材的组织机构与人员图,请完成图中A、B的内容。
上图中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8.声画式文字稿本的形式和特点。
29.主光的特点和作用。
30.变焦镜头的构图特点和作用。
31.组合编辑的特点和要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2.试论编制电视教材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33.试述专题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