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笔记串讲 > 文学类 > 写作(一)

2018年自考写作(一)考点:如何改变叙述时间

2018-01-11 16:05:16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整理自考写作(一)考点:如何改变叙述时间,以供考生复习。

主要有叙述时间的次序、节奏、频率三种情形。

1.叙述次序

叙述时间,也就是作者在虚构世界中自由讲述的时间。作者在小说创作时,可以随着自己的主观意图改变故事中发生的时间,如颠倒、穿插、跳跃、重复、停止或省略,叙事学上即文本叙述话语或读者阅读的时间。

跟这一时间概念相对的是故事时间,即故事内容中发生的时间。它是相对客观的,跟现实世界相近似。

两种时间长度的关系变化构成叙述形式的变化:即顺时模式和错时模式。

叙述的顺时模式即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相对应,即故事是从前到后发展的,叙述也是按此顺序来讲述的,没有构成时间次序上的变化。这种叙述模式常用于中国古典叙事和民间故事,总是“从前,有一个地方(一户人家)发生了什么事,……最后,夫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或“话说某某年间,某地出现什么人事,……几番周折,故事的结局趋于圆满”之类。现代小说除了一些单纯的记叙短篇,较少运用顺时叙述。

较为复杂的则是错时模式,它是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的次序不相吻合的状态。比如,叙述者可以打乱故事本身发展的先后次序,从中间、结尾开始讲述故事,或者交叉地进行讲述,造成故事阅读的多重艺术效果。现代小说在叙述时间的交错上表现得更为普遍。主要有两种情形:即回叙和预叙。

“回叙”,即对往事的追述。例如:

第一次见到爱华还是四年前一个温暖的冬日。那天,她穿着一件红棉袄,兴冲冲地来找我。……这是从四年前的一天开始叙述。

一九八四年的一天,这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这一天,太阳正当顶,微风拂过树梢, 远处飘着几丝白云,街面上十分安静。突然,一声刺耳的尖叫划破了这个宁静的正午…… 这是从一九八四年的一天开始叙述。

《墙上的斑点》的开头:

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为了要确定是在哪一天,就得回忆当时我看见了些什么。现在我记起了炉子里的火,一片黄色的火光一动不动地照射在我的书页上;……这是从今年一月的一天开始叙述。

张洁的《无字》开篇:

尽管现在这部小说可以有一百种,甚至更多的办法开篇,但我还是用半个世纪前, 也就是一九四八年那个秋天的早上,吴为经过那棵粗约六人抱的老槐树时,决定要为叶莲子写的那部书的开篇——

“在一个阴霾的早晨,那女人坐在窗前向路上望着……”

只这一句,后面再没有了。

这个句子一撂半个多世纪……

以上这些举例都是典型的回叙手法,也是较好的小说开头的借鉴法。回叙让小说更具空间感,仿佛所有的往事都凝聚在过去的时空之中。好的回叙幵篇也让读者对接下来的叙述充满着期待,感觉下面应该有丰富的故事意味。

还有一种就是“预叙”,即对未来的暗示与预期的叙述方法。例如中国古典叙事常用“书中暗表,……这是后话,咱们暂且不提”,这样的叙述套话就是预叙的手法。如评书《隋唐演义》里讲到秦琼与罗成俩表兄弟在后花园里相互传授武艺时,他们均发誓要把武艺倾囊相授,否则一个爬石吐血而死,一个万剑穿心而死,由于他们当时彼此都留了一手“杀手锏”和“回马枪”没有传授给对方,结果,小说最后真的应验了以前的誓言。评书的叙述经常会以这种的预叙方式告诉听众或读者。

还有《百年孤独》的开头也是一例典型的预叙手法开篇的叙述: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

预叙不仅让小说叙述构成前后照应,更让读者有一种期待,将故事的发展时时跟未来连接在一起,使得小说叙述时空更加紧凑,更具有内蕴性效果。

要注意,回叙和预叙不同于中学时期记叙文中的倒叙和插叙(这是适合中小学生掌握简单的叙述文体而划分的叙述次序)。因为在复杂的小说文本中,从结尾讲起或中间讲起,或平行交叉叙事,或顺叙中插入其他故事,或将叙事线索搁置不提,等等,都可以看成是错时模式,却难以辨别它的倒叙和插叙手法。

2.叙述节奏

叙述时间的快慢即叙述的节奏,也叫叙述跨度。即文本虚构时间里的事件实际时间与叙述话语时间的比率。它由慢到快衍生为五种情形:

叙述停顿为描写,故事时间停滞,比率无限小,节奏极慢。如巴尔扎克小说开头常常有大段地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停止发展。

铺张叙述,对一段较短的故事时间充分展开叙述铺陈,比率变小,节奏慢。如刘心武小说《钟鼓楼》讲述的是80年代一天从上午五点到下午五点在钟鼓楼一带发生的故事。以一场婚礼为主线,利用这件很普通的事件来给我们展现当时北京人的生活状态,从而让读者感受到整个北京市民的生活情况。

场景对话故事时间与叙述话语时间比值约等于一。

概括叙述,叙述话语把一段故事的时间压缩为主要特征的描写,则叙述时间比故事时间短,比率变大,节奏快。

叙述省略,故事在叙述中以沉默跳过,比率无限大,节奏极快。

3.叙述频率

故事时间跟现实世界发生的时间一样,不仅不可以倒流,更不可以重来,正如哲学家所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故事虚构的讲述时间是可以重复的,不断地被讲述、引用、强化、忽略、合并,等等。这就叫做叙述频率,它指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话语中是否重复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形:

单指:如“这天早上我起得很早。”

反复:如“昨天我去了海边,今天我又去了海边。”

重复:如《祝福》里的祥林嫂在小说中重复“我真傻,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这句话,表示人物心理内心的困扰,该事在(人物或作者)潜意识中一再浮现。

复指:如“我连续三天早上都碰见他。”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热门专业推荐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