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笔记串讲 > 管理类 > 管理信息系统

2018年自考管理信息系统章节复习重点三

2018-03-16 15:15:11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第2章 数据组织和数据处理

1. 数据处理的概念(识记)

1.1 数据处理的目的

1) 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

2) 把数据加工成对正确决策有用的数据;

3) 把数据编辑后存储起来,供以后取用。

1.2 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

数据收集、数据转换、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数据的组织、数据的运算、数据存储、数据检索、数据的输出。

2. 数据组织的概念(简单应用)

2.1 数据结构的两种形式

外存结构、内存结构

2.2 数据组织的四个层次

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

2.3 数据项、记录、鉴别键、文件、数据库等概念

数据项:是描述一个数据处理对象的某些属性的。与字段的概念相对应。

记录:是与一个公共标志有关的数据项的集合。

主键:是用来唯一地标志一个记录的标示符。

鉴别键:主键与副键的统称,其功能是用来鉴别和搜索记录。

文件: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相关记录的集合。(如:输入文件、报告文件)

数据库:是数据组织层次中目前已达到的最高级别。

2.4 数据外存储介质的构造

磁带:是一条涂有磁性材料的塑料带,上面有多条平行的磁道,上面每个磁点代表一个二进位。

磁盘:柱面×磁道×扇区

3. 数据的物理组织和逻辑组织(简单应用)

3.1 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的概念和它们的区别

逻辑记录:是数据在用户或应用程序员面前呈现的方式,即用户对数据的标示方式。

物理记录:是与逻辑记录怎样具体地存储到外存上有关的。

3.2 数据物理组织的两种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1) 顺序的数据组织

2) 直接的数据组织

3.3 数据逻辑组织的概念

数据的逻辑组织:指的是对相关记录进行逻辑上的编排。

三种结构形式:链表、树、网络

3.4 按需要用指针在图纸上将记录联结成链表

(需要理解P24)

3.5 用图形表示树和网状组织两种数据的逻辑组织

(需要理解P25)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热门专业推荐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