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苏联时期的报业
苏维埃政权初建阶段:取缔资产阶级反动报刊,建立社会主义的新闻体系。党采取了一系列组织措施,克服行政重重困难,在国内战争和经济恢复时期初步建立了一个以中央报刊为主、以地方报刊为辅,以党的机关报为主、以服务于不同读者的专门报刊为辅的新型报业网络。
当时建立的中央报纸:《真理报》:1917年在彼得格勒恢复原名出版。《消息报》1917年在彼得格勒出版(苏维埃政权的正式机关报)。《贫农报》,《经济生活报》,《民族生活报》,《劳动报》,《红星报》,《共青团真理报》。
新经济政策时期报刊方式的调整:列宁曾三次提出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上来,与此相适应,要求报纸调整方针,把经济报道放在宣传的首要地位。
革命胜利前后列宁的主要报刊思想: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思想,对无产阶级报刊的性质、任务、功能等有精辟的阐述:
1关于报刊的宣传组织作用:列宁指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2关于报刊的党性原则:列宁一贯认为,无产阶级党报应该明确坚定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
3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列宁十分重视新闻出版自由对无产阶级的重要性,又强调新闻出版自由的阶级性质。批判了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虚伪性。
④关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以后,列宁提出了"报纸刊物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的新方针。
⑤关于群众办报和舆论监督:列宁一贯重视发动群众办报。一定要让所有革命民主主义者都来写稿,都来报道有关运动的消息,发表自己的意见。
解冻的年代:赫鲁晓夫认为以前的报纸言论过于沉闷、保守,允许有限度的开放新闻自由。于是苏共"二十大"以后,国内政治生活出现了一段比较活跃的时期,被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称为"解冻的年代"。一大批30年代大清洗中受害者恢复了名誉,报纸上开始触及过去属于"禁区"的问题,对工农业生产上存在的重大问题,报纸上也逐步接触和揭露。
苏联新闻体制的含义:一是指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和经营管理机制,一是指国家对媒介的法律和行政管理方式。
苏联新闻体制的特点:1新闻媒介全部国有。2媒介管理高度集权。3媒介功能只重宣传。④信息来源十分单一。⑤媒介言论高度统一。苏联新闻业的这种体制,具有集中、统一、封闭的特征。
苏联第一部新闻法《全苏新闻法》:1990年6月正式通过。几个重要规定:1取消了新闻审查制度。2规定各种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权办报。3扩大了办报人的自主权限。
俄罗斯目前的新闻体制特点:
1.多元化的媒体归属形式:1官办报刊。2政党报刊。3同仁报刊。④商办报刊。
2.多样化的媒体调控形式:1行政手段。2经济手段。3法律手段。俄罗斯联邦1991年12月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法》。
独联体其他国家现状:1新闻媒体纷纷改换门庭。2出现了"信息贫乏"状态。3报业活动出现无序局面。④对媒介的法制管理开始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