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模拟试题 > 农学类 > 农业经济与管理 > 2018年自考《农业经济与管理》习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农业经济与管理》习题及答案

2018-04-27 13:49:22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简答题
点击查看答案一、名称解释 1、农业是指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它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2、生产时间:是指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入农业生产开始,至农产品收获为止所需时间。它是由农业生物的自然生长时间决定的。 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3、农业剩余:是指农产品剩余,即农业的总产量在扣除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对农产品总消费量之后的剩余部分。 4、管理:人们在认识事物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管理目标,并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和各个活动环节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从而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自觉的、有组织的活动。 5、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社会属性是指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在特定的国家和特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它的管理必然要涉及生产关系性质方面的问题,同时要和一定的政治经济体制及意识形态发生联系。 6、决策:就是对经济活动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发展方向、经营项目,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应采取的重大措施等作出选择和决定。 7、计划:是指对未来的活动进行规定和安排。 8、协调:亦称调节。农村经济的宏观调节是指国家各级经济管理机关运用经济手段来影响生产经营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使其大体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和指导性计划的要求。 9、控制:也称监督,是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或企业为了保证实际工作与原订的目标、计划一致,而对经济活动过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活动。 10、组织: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对经济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及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组织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使人、财、物得到最合理使用。 11、指挥:是指领导者依靠权威,以下达命令、指示等方式,指使下级从事某种活动。 12、激励:是指调整和开发经济活动的参加者的主体性、创造性的一种活动。 13、经营体制:是指在一个合作社内,在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基础上,一方面把适宜农户(也可以是社员小组)经营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生产项目用合同的形式承包给农户经营,或折价卖给农户所有,使农户获得经营自主权。另一方面把适宜合作社集体统一使用、统一经营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生产项目和生产环节仍由集体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既可统一经营又可分散经营的项目,由社员讨论决定。 14、合作组织:合作组织是人们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来满足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自治组织。 15、社区合作:是指以农村社区为范围,以集体所有的土地为基础的合作经济组织。 16、股份:是指把合作制成员参加劳动、按劳分配和提取公共积累与股份制筹集资金、按股分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 17、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 18、劳动生产率:是表示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效果和能力的指标,它表示劳动量和生产量之间的关系。 19、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开发利用和未来能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土地,它是自然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20、产权:财产权力的简称,包括财产所有权及其与财产所有权相关的其他权力。 21、农业承包合同:是指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与其成员为了发包、承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包括依法确定给集体长期使用的国有自然资源),明确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 22、违约责任:是指农业承包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所产生的后果要承担责任。 23、功能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间的分配。 24、规模分配:是指个人或家庭得到的工资收入。 25、企业:是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经营者和物质条件,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独立的商品生产或者商品流通等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经济细胞,是生产社会代和商品经济的产物。 26、集体股:也叫乡村集体公共股,是指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直接投资及其增值部分形成的股份。 27、劳动股:是把集体企业资产划出另一部分分配给集体企业的所有者的一种股份,是对过去劳动的一种补偿。 28、社会股:这是指股份合作制企业外部各种法人实体、自然的人对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投资形成的股份。 29、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它构成公司资本的基础,是股票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发行量最大、最为重要的股票。 30、优先股:是公司在筹集资金时,给予投资者某些优先权的股票。 31、买方市场:是指在买方力量的制导下运行的市场,买方在交易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32、卖方市场:是指在卖方力量的制导下运行的市场,卖方在交易中居于支配地位。 33、成本:农产品成本是价格的最低界限,如果按照这个数额销售农产品,那么农民出售农产品所获得的收入仅能补偿农产品成本消耗。 34、需求弹性:产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可用需求弹性表示,其经济含义是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需求量相应变动的百分数。 35、营销渠道:流通渠道即商品销售途径,就是把制成的产品从生产商送到最终消费者手里的完整过程。 36、促销:即是生产者运用各种手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以激励顾客购买,促使产品由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一种活动。 37、经济效益:是指农业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成果与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量的比较。 38、成本核算:是对农户生产中所发生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进行记录、计算、分析和考核的一系列过程。 39、利润:是农民生产和经营农产品的最终成果,它是产品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销售费用和销售税金之后的余额。 40、物质费用:物质费用反映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物质资料,包括直接物质消耗和间接物质消耗两大部分。 41、人工费用:是在专设的“用工登记簿”中进行的,可以采取平时登记工时,年终按一定的折价标准计算人工费用。 42、原始农业:原始农业出现在新石器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类使用简陋粗糙的工具,采用刀耕火种和轮垦种植的耕作制度,依靠长期休耕的方法去自然恢复地力,而不是靠人工的栽培耕作技术云提高土壤肥力。 43、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是农业发展上的第二阶段,它的基本特征有二:一是使用的生产工具有了进步,二是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  进步。 44、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指的是它实现了全面机械化,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生产经营达到高度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  和企业化,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45、小康:小康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国家整体经济实力进入世界中等水平,居民生产质量在温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殷实但还不够富裕的一种状况。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认识,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阶段。从横向比较的角度认识,小康是中等经济发展水平,从各层次需求满足程度认识,小康是生存消费宽裕,而发展、享受消费相应不足。

2018年自考《农业经济与管理》习题及答案

一、名称解释

1、农业

2、生产时间

3、农业剩余

4、管理

5、经济管理的二重性

6、决策

7、计划

8、协调

9、控制

10、组织

11、指挥

12、激励

13、经营体制

14、合作组织

15、社区合作

16、股份

17、劳动力资源

18、劳动生产率

19、土地资源

20、产权

21、农业承包合同

22、违约责任

23、功能分配

24、规模分配

25、企业

26、集体股

27、劳动股

28、社会股

29、普通股

30、优先股

31、买方市场

32、卖方市场

33、成本

34、需求弹性

35、营销渠道

36、促销

37、经济效益

38、成本核算

39、利润

40、物质费用

41、人工费用

42、原始农业

43、传统农业

44、现代农业

45、小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自考专业快选

自考热门专题

自考热议话题

自考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