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明代文学概述
一、明代小说
1、明代是古代小说史上的黄金时代,表现在由“讲史”发展而来的长篇章回小说已高度成熟,产生了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一批长篇章回体演义小说,这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
2、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清代以来最流行的本子是由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加工的“毛本”。《水浒传》的版本一般可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从回目上划分则有100回本、120回本和70回本。
3、明代长篇小说除《三国演义》、《水浒传》之外,神魔小说《西游记》影响最大,《北宋志传》、《新列国志》则分别代表了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两类作品,《封神演义》也有较大影响,公案小说则有李春芳的《海公案》和安遥石的《龙图公案》。《金瓶梅》是第一部文人创作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世情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长篇小说由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向日常社会生活描写的转变,它对后来的《红楼梦》影响明显。
4、拟话本是明代文人摹拟宋元话本而创作、改编的短篇白话小说。冯梦龙在广泛收集宋元话本和明人拟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理编成了《喻世明言》(即《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部短篇白话小说集,简称“三言”,后来凌濛初编写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本拟话本集子,简称“二拍”,“三言二拍”集中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后来抱翁老人从“三言”、“二拍”中选编辑成了《今古奇观》。
5、明代文言小说以翟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和邵景詹的《觅灯因话》为代表。
二、明代戏曲
1、徐渭的《四声猿》杂剧,代表了明代杂剧创作的最高水平。传奇是明代戏曲的主要形式,在传奇创作方面,标志着风气转变的三大传奇是李开先的《宝剑记》(写林冲故事)、梁辰鱼的《浣纱记》(范蠡、西施故事)、以及传为王世贞门人所作的《鸣凤记》(夏言、杨继盛等与严嵩父子斗争故事),其中《浣纱记》是首先用魏良辅改革过的昆山腔演唱的传奇剧本;《鸣凤记》被称作描写现实政治斗争的时事剧。
2、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是古代戏曲史上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标志着继元杂剧的繁盛之后,戏曲史上出现了有一个高潮。《牡丹亭》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精神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意识。
3、在徐渭和汤显祖的影响下,晚明戏曲创作的浪漫主义倾向比较明显,孙仁儒的《东郭记》、周朝俊的《红梅记》、高濂的《玉簪记》、孟称舜的《娇红记》等相继问世。
4、明中叶后,出现了不同的戏曲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又称文采派)和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又称格律派)。他们之间围绕着戏曲创作中文采与格律孰重孰轻、以及戏曲文学的技巧方法问题,展开了争论,戏曲史上称为“汤沈之争”。这场争论是由吴江派剧作家改编汤显祖的《牡丹亭》而引起的,汤重意、趣、神、色,沈重依腔合律,观点不同。
5、晚明在戏曲作品的整理与刊刻方面成绩显著,藏懋循的《元曲选》、毛晋的《六十种曲》、沈泰的《盛明杂剧》等戏曲选本都有较大影响。
三、明代诗文
1、明初诗文作家以宋濂、刘基和高启为代表。
2、明代前后七子发起反对“台阁体”的文学复古运动以为代表,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后七子代表是李攀龙、王世贞,口号是“文必西汉,诗必盛唐”。
3、唐宋派散文家和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不同,他们反对将文章写得诘屈聱牙,推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古文的既成传统,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主张直抒胸臆,讲求情趣,其中归有光的成就最高,他的《项脊轩志》在古代散文史上有影响。
4、公安派是指明代以湖广公安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文学主张,三袁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他们文学主张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受到了李贽“童心说”的影响,反对今不如昔的文学退化论,反对复古与模拟,主张创新,他们的主要创作成就在散文方面,特别是山水游记和小品,如袁宏道的《满井游记》。
5、竟陵派以首领人物钟惺和谭元春都是湖广竟陵人而得名,他们也讲“性灵”,追求“真”、“趣”,见解略同于公安派,但他们提出了“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即要到古人作品中去寻求“性灵”,这就更加偏狭,创作上以小品文见长,刻意追求“幽深孤峭”,脱离了现实。张岱的成就最高,作品有《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
四、明代散曲与民歌
1、王磐有一首讽刺宦官的[北中吕·朝天子]《咏喇叭》。陈铎散曲技巧极高,他的《滑稽余韵》将笔触深入到市井间,写形形色色的底层人物和个体劳动者。冯惟敏有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晚明施绍莘有散曲集《花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