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笔记串讲 > 文学类 > 影视摄影技术

2018年自考影视摄影技术考试大纲七

2018-02-26 10:36:49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第四章 影调、色调调节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滤光器是摄影中的重要辅助器材,白平衡调整是数码摄影和摄像的重要环节。本章的目的在于介绍光与色的基本原理,滤光器在黑白和彩色摄影中的使用以及白平衡调整的方法,从而使创作者拍摄的画面获得不同的艺术造型效果。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滤光器的基础知识

一、光与色

1、三原色与三补色、消色

三原色:红、绿、蓝。

三补色:黄、品、青。

消色:黑、白、灰。

2、可见光范围,人眼感光最明亮的色光

可见光的范围:400-700毫微米。

人眼感光最明亮的色光是:黄绿光,波长555毫微米。

3、颜色的三个基本特征:色别、色饱和度、色明度。

色别:指色与色之间的主要区别,用光的波长来表示。

色饱和度:也称色纯度,指一种颜色与相同明度的消色之间差别的程度。

色明度:指颜色的明暗、深浅。

二、光的加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1、加色效应概念

加色效应:两种以上色光同时作用于视觉器官,可产生一种综合的色觉,即产生了另一种颜色,这种现象就是加色效应。

2、加色效应规律

(1)一种色光与另一种特定的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色光,混合后产生白色光的两种色光的色,称做互补色。

红+绿+蓝=白

蓝+黄=白

绿+品=白

红+青=白

(2)两种非互补色光相加,可得到光谱位置在二者之间的色,即它们的中间色。

红+绿=黄

红+蓝=品

蓝+绿=青

3、减色效应概念

减色效应:成分比较复杂的光照射在物体上,被吸收而减去一部分,从而表现出某种颜色,称作减色效应。

4、减色效应规律

(1)三原色滤光层,吸收与之互补的补色光或组成这种补色的两种原色光,只透过其本色的原色光。

(2)三补色滤光层,吸收与其互补的原色光,透过本色光或组成这种补色的两种原色光。

(3)两种补色滤镜叠加使用,只允许形成这两补色所共有的一种原色光透过,吸收其他色光。

(4)两种原色滤镜叠加,各种色光均被吸收,或根据某一种滤色镜的浓淡程度,透过部分色光。

(5)三补色滤镜叠加,各种色光相继被吸收,最终都不能透过,呈现黑色效果。

三、滤光器的曝光补偿倍数

1、滤光器加在摄影镜头的前端或后端,对来自被摄体方面的光量进行选择性吸收与透过。中性灰阻光片则是对来自被摄体方面的光量进行非选择性地吸收与透过。总之,加用滤光器都会不同程度地减弱光量,因此,都要做必要的曝光补偿。

2、滤光器的曝光补偿倍数也称曝光因数、曝光系数。它表示在使用滤光器之后的曝光量相对于未使用滤光器时的曝光量的倍数.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画面色彩控制

一、色温的意义

1、色温概念:又称“色温度”或“光源色温”,是说明热辐射光源的光谱成分的。可以用绝对温度(K)或微倒度(MRD)来表示。

2、色温的意义: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完全辐射体(也称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时光谱成分一致或接近,就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该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

3、常用光源的色温概数

(1)自然光

日光:5500K

晴天的阴影处:6000K左右

阴天:6500K以上

日出日落的阳光:2000K

(2)人工光

聚光灯:3200K

家用灯泡:2600K

蜡烛光:1850K

新闻灯:3200K

电子闪光灯:6000K

4、某些材料标定的色温值

日光型彩色片5500K

灯光型彩色片3200K

摄像机标定色温3200K

5、摄像机内置的滤光片一般设定为4挡。

1挡:3200K,无色透明。

2挡:5600K+1/4ND(也有些为加1/8ND)

3挡:5600K

4挡:5600K+1/16ND

6、日光色温变化的一般规律

(1)日出、日落时色温偏低,中午色温高。

(2)阴天时色温高于晴天时的色温。

(3)晴天阴影处和海拔高的地区,蓝紫光成分多。

二、光源色温与摄影摄像之间的关系

1、光源色温与摄像机的平衡色温一致时正常还原;

2、光源色温高于摄像机的平衡色温时画面色调偏蓝青;

3、光源色温低于摄像机的平衡色温时画面色调偏橙红。

要使所摄景物的色彩在画面中得到控制,就需要在拍摄时选择合适的校色温滤光片或进行合理的白平衡调整。

三、校色温滤光片的类型与应用

1、类型

(1)一类是用于降低光源色温的滤光片,又称“橙色系列滤光片”,主要有雷登85(深色,又称色温转换滤光片),雷登81(浅色,又称色温平衡滤光片)系列。

(2)另一类是用于提高光源色温的滤光片,又称“蓝色系列滤光片”,常见的有雷登80(深色,又称色温转换滤光片),雷登82(浅色,又称色温平衡滤光片)系列。

2、应用

(1)降色温滤光片在摄影摄像中的应用

通常用于灯光型彩色片在外景自然光条件下拍摄。为了使日光光源色温5500K与灯光型彩色片的平衡色温3200K相一致,需在镜头前加降色温的雷登85B。如果不加,拍出的画面会偏蓝青。

降色温滤光片还适用于日光型彩色片在阴天或晴天阴影处等色温较高的条件下,产生使景物色彩正常或有意偏暖色调的画面效果。

(2)升色温滤光片在摄影摄像中的应用

通常用于日光型彩色片在3200K或低于3200K的灯光照明条件下使用。为了使光源色温与日光型彩色片的平衡色温一致或接近,拍摄时在镜头前加升色温的雷登80系列滤光片,使景物色彩正确还原。如果不加,画面色调会偏橙红。

升色温滤光片还可用于增强画面气氛,改变画面色调,有意创作出偏冷的色调效果。如用日光型彩色片在白天拍摄夜景效果。

四、摄像中的白平衡调整

1、白平衡调整概念:指景物在同一光源照射下,调整摄像机三色电信号混合比例,使之与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协调一致,使景物色彩正常再现或根据创作意图形成最佳的色调效果而进行的工作。

2、调节白平衡有两层意思:一是通过白平衡调整,使照明景物的光源色温与摄像机三基色信号的感光灵敏度一致起来,从而使所摄画面中的景物色彩真实、自然地还原。另一层意思就是通过摄像人员进行的白平衡调整,有意创造出符合节目内容要求的一种特定的色调效果。

3、白平衡调整的具体方法

分为粗调白和细调白。

(1)粗调白指在白平衡调整过程中,只根据实际光源的色温值,在摄像机上选择相应的滤光片,不再进行细微的调整。

(2)细调白指在不同光源照明时,为了提高画面色彩的饱和度或改变画面色调效果而进行的细微调整。

细调白的步骤:

①首先根据实际照明光源的色温值,选择相应的滤光片。如在3200K的灯光照明时,选择1号滤光片;在5600K的自然光下选择3号或2号、4号滤光片。

②选好滤光片以后,打开摄像机电源开关,将光圈调至自动档,把白平衡选择键调至自动档,然后将选择的白色卡片置于顺光照明下,把摄像机镜头对准卡片并充满画面。

③最后一步是按下摄像机上的白平衡调节开关。先调黑平衡,再调白平衡。调节黑、白平衡数秒后,在摄像机寻像器中看到显示“OK”表示白平衡调整工作结束。

五、摄影摄像中如何改变画面色调

1、彩色摄影中

在摄影镜头前加有色滤色镜。

规律是:摄影镜头前加用什么颜色的滤色镜,画面色调就偏什么颜色。

2、电视摄像中

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在摄像机镜头前加有色滤色镜。(先进行正常调白,再加滤色镜)

另一种是进行偏调白。不是对准白卡片,而是利用带有颜色的卡片进行调白。偏色的规律是:依据什么色调的卡片,调整之后的画面色调即偏向该色的互补色调。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热门专业推荐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

联系老师答疑领资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