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运输经济学》作业题八
第八章 运输价格
一、基本知识点
1.运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⑴ ;⑵ ;⑶运价各类繁多,结构复杂。
2.经济学家把制定运价的权力比喻为“使荒野变为城市或使城市变为荒野的权力”。
3.发达国家一般利用某种成本补偿指数来调整运价,补偿因通货膨胀引起的(),解决物价与运价联动的问题。
4.运价的结构主要可以分为按距离别的差别运价结构以及按货种别和()类别的差别运价结构两种形式。
5.所谓运价的递远递减原则是指运价总额长距离比短距离多,但每公里运价则是短距离时较高而()。
6.铁路运价的形式主要有:⑴();⑵();⑶();⑷地方铁路运价;⑸新路运价;⑹合同运价。
7.公路运价的形式主要有:⑴();⑵();⑶长途运价;⑷短途运价;⑸加成运价。
8.根据劳动价值理论,运输价格是运输价值的货币表现,()是物化在运输产品中的社会劳动,是运输劳动者在实现商品位移过程中所耗费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总和。
9.()主张的核心是以对运输的需求而不是以运输成本为基础。
10.运价形成机制取决于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性质决定了()的性质。
二、思考题
1.简述运价的经济功能。
2.影响各种货物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试述运价的形成机制和运价改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