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RM(最大重复次数):是指肌肉收缩所能克服某一负荷的最大次数。
122.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
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的时间长短。
位移速度:在周期性运动中往往以单位时间通过的距离或通过一定距离所用的时间来表示。
123. 反应速度的决定因素a感受器的敏感程度b中枢延隔c效应器(肌纤维)的兴奋d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
124.动作速度快慢取决于:A肌纤维的百分组成及其面积B肌力,肌力越大,就能更容易地克服阻力,C肌纤维兴奋高时刺激强度低且作用时间短就能引起兴奋D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
125.跑速:步长—肌力、腿长、柔韧性。 步频-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快肌及面积、肌肉放松能力、运动技能巩固能力。
126.有氧耐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 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a肺呼吸b氧运输c心输出量。 最大摄氧量(氧极限)是指运动时每分钟能够吸入并被身体利用的最大数量。
127.无氧阈:是指人体在递增工作强度中,由有氧代谢供能开始大量动用无氧代谢供能的临界点(转折点)常以血乳酸含量达到4毫克分子/升所对应的强度或功率来表示。
128.有氧训练的方法:持续性练习、间断性练习、高原训练法。
129.无氧耐力:是指身体处于缺氧情况下,较长时间对肌肉收缩供能的能力。
决定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a肌肉内无氧酵解供能能力的提高。B缓冲乳酸的能力提高。C脑细胞对血液酸碱度变化的耐受能力。 三个因素:a无氧酵解的供能能力b血液中缓冲能力。C脑细胞耐受“酸”的能力。
130.机能变化分为: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五个阶段。
131.赛前状态:在赛前或运动前,人体器官、系统会产生一系列机能变化,称这时的机能状态为赛前状态。影响因素:A兴奋性过高(过度紧张)B适宜的兴奋性C过低(情绪低落)
132.准备活动:在正式比赛或比赛之前所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叫做准备活动。目的:是在赛前状态的基础之上通过各种练习进一步为正式训练或比赛做好机能上的准备。
作用;a代谢水平提高,使体温上升b提高循环、呼吸等内脏器官机能水平c促进参与运动有关中枢的协调d可调节赛前状态,使大脑皮质兴奋处于适宜水平。
如何作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量和强度应较正式的运动小,以避免由于运动影响运动成绩,以微微出汗及自感已活动开为宜。控制好间隔时间,是准备活动经休息后,身体机能水平正好处于超量恢复的上升阶段。 内容:包括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133.痕迹效应:?
134.进入工作状态:无论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或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能力和工作效率都不能在活动一开始就达到最高水平,而是在活动开始后一段时间内逐步提高的,这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叫进入工作状态。 产生进入工作的原因:人体生理的惰性。A完成任何一项反射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b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a时间b工作性质c个人特点
135.极点: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在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运动器官的需要,往往产生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此时感到呼吸困难,肌肉酸疼、动作迟缓]精神低落、简直不愿再运动下去,这种状态叫极点。
第二次呼吸:出现极点后,如果运动者不停止运动,而是靠意志和毅力坚持下去,同时稍放慢动作速度,有意识地呼吸,过不久就会度过一难关,难受的感觉减轻或着消失,呼吸又变得轻松自如而有节奏,运动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136.稳定状态:在一定强度的周期运动中,当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活动(就达到一种稳定状态,工作能力也稳定在一个相应的水平)这种机能状态就称稳定状态。
真稳定状态:进行亚极量运动时,摄氧量可满足需氧量的要求,运动中依靠有氧供能,几乎没有氧债的积累,这时器官系统的机能活动水平所处的稳定状态称为真稳定状态。
假稳定状态:当运动的需氧量超过人体实际摄氧水平时,尽管呼吸与循环系统的机能活动也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机体摄入的氧量仍满足不了需氧量的要求,有氧债积累,在这种缺氧条件下无氧酵解参加供能,使乳酸大量产生,这时虽然各项生理机能仍能满足运动的需氧量,故称假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