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笔记串讲 > 经济类 > 计量经济学

2018年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知识点(3)

2018-01-12 17:45:48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求的样本回归直线具有以下特点:

(1)样本回归直线必然通过点X的均值和点Y的均值;

(2)预测值Y的平均值与实际值Y的平均值相等;

(3)残差ei均值为零;

(4)残差ei与解释变量X不相关。

21、普通最小乘估计量的特性:

(1)无偏性:E(β0)= β0,E(β1)= β1由不同样本得到的β0和β1可能大于或小于总体的β1和β0,但平均起来等于总体参数。

(2)线性特性:即估计量β0和β1均为样本观测值Y的线性组合。

(3)有效性:即β1和β0的方差最小。

22、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1)对估计值的直观判断:1.对回归系数β1的符号判断;2.对β1的大小判断。

(2)拟合优度的检验:拟合优度是指样本回归直线与样本观测值之间的拟合程度,通常用判定系数r2表示。检验拟合优度的目的,是了解释变量X对被解释变量Y的解释程度。X对Y的解释能力越强,残差ei的绝对值就越小,从而样本观测值离回归直线的距离越近。判定系数计算公式:

ESS Σ(Y(预测值)—Y(均值)) β12(回归系数)Σ(X(样本值)—X(均值))

r2=———=——————————————=————————————————————

TSS Σ(Y(样本值)—Y(均值)) Σ(Y(样本值)—Y(均值))

判定系数r2的两个重要性质:

1.它是一个非负的量。

2.它是在0与1之间变化的量。当r2=1时,所有的观测值都落在样本回归直线上,是完全拟合;当r2=0时,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没有关系。

23、相关系数是衡量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的指标。用r表示,它具有下列性质:

(1)它是可正可负的数

(2)它是在-1与+1之间变化的量。

(3)它具有对称性,即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与Y与X值将的相关系数相同。

(4)如果X和Y在统计上独立,则相关系数为零。当r=0,并不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一定独立。这是因为,r仅适用于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而变量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

Σ(X(样本值)—X(均值))(Y(样本值)—Y(均值))

r=—————————————————————————————

[Σ(X(样本值)—X(均值))2Σ(Y(样本值)—Y(均值))2]1/2

r=±[r2]1/2并且r的符号与回归系数β1的符号相同。

相关系数与判定系数在概念上仍有明显区别:前者建立在相关分析的理论基础上,研究的是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的关系,不仅反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后者建立在回归分析的理论基础上,研究的是一个普通变量(X)对另一个随机变量的定量解释程度。

24、相关系数的检验(t检验)

一般说来,相关系数可以反映X与Y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r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X与Y之间的线性关系就越密切。但相关系数通常是根据样本数据得到的,因而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且样本越小其随机型就越大。因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样本相关系数r对总体相关系数ρ进行统计检验。可构造t统计量:

r(n—2)1/2

t=—————— 其中r为相关系数,n为样本数,服从(n-2)的t分布;查t分布得

(1—r2) 1/2 相应的临界值tα/2如果有:|t|≥tα/2则认为X与Y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反之若有|t|≤tα/2则认为X与Y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25、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Y=β0+β1X+μi,β1代表解释变量X对被解释变量Y的线性影响。如果X对Y的影响是显著的,则有β1≠0;若X对Y的影响不显著,则有β1=0。由于真实参数β1是未知的,我们只能依据样本估计值对β1进行统计检验。

26、多重判定系数R2:为了说明二元回归方程对样本观测值拟合的优劣,需要定义多重判定系数。多重判定系数与简单判定系数r2一样,R2也定义为有解释的变差(ESS)与总变差(TSS)之比。显然,R2也是一个在0与1 之间的数。R2的值越接近1,拟合优度就越高。R2=1时,RSS=0,表明被解释变量Y的变化完全由解释变量X1和X2决定;当R2=0,表明Y的变化与X1,X2无任何关系。同时对于两个被解释变量相同而解释变量个数不同的模型,包含解释变量多的模型就会有较高的R2值。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热门专业推荐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

联系老师答疑领资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