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视觉文化与传播》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理解
1. 视觉文化:是一种策略,而不是一门学科,它是一种流动的阐述结构,旨在理解个人以及群体对视觉媒体的反应。对于视觉及其效果的迷恋孕生了一种后现代文化,越是视觉性的文化越是后现代的。
2. 摆拍:将纪实与虚构两种形式相融合,经过摆布拍出的照片。存在视觉欺骗的成分,但也有不得已的因素。
3. 超现实主义: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下意识或无意识的活动。
4. 形象性:通过显示在纸张、银幕或录像机监视器上的各种线条、圆形和色彩的组合,形象地再现人们观察现实时眼睛和大脑所利用的视觉信息。所谓形象性并不意味着形象的外观与现实的精确吻合。
5. 视觉象征:指用某一具体的视觉形象来表示一个抽象的视觉概念,这一视觉形象往往与该抽象概念具有某些可类比之处。
6. 刺点:概念最早出现在罗兰`巴特的《明室》,指的是照片中的某个细节给你带来的触动或痛苦的东西,人们在观看照片时照片所传递的意义让观看者突然领会到,是纯粹的个人视觉体验。
7. 知面:照片体现出来的专注,对某一事物或人的兴趣,从文化的角度来欣赏这些形象,主动想要理解其意义。
8. 文化跨越:是一个三向的过程,包含有对一种新文化的某些方面的获取,某些相对旧的文化的丧失,而第三步则是分解这些新旧文化的碎片,把他们粘合成一个完整程度不等的躯体。
9. 标记性:是一种与其所代表的物体或事件有着某种实际联系的标志。视觉的标记性在视觉形象说服时起到一种论据的作用。
10. 无判断结构:图像在结构和推论方面的含蓄特征使受众对自己推论出来的结论深信不疑,并且是传播者规避了一些法律上的责任。
二、简答
1、照片作为证据在社会问题运动中进行使用在拍摄角度上经历的转变
社会纪实摄影绝不是对视觉事实的复述,它具有强烈的表征意义,并且对发展和传播某种观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李楠《福利院》、李杰《布托记事》。①美国将摄影证据系统地应用于社会宣传可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倡导环境保护的立法导致了1864年塞米蒂洲立公园以及1872年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的建立。②尽管这些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摄影术是为了宣传未被污染的自然奇观而产生的,但摄影随后的历史却越来越被用于记录人类对大自然的损害。③用录相对不法行为加以记录,在其他社会问题运动中也同样发挥作用。(反堕胎、动物权力)
2、在广告中使用性感外表与使用性感象征符号相比,有什么区别?
性感外表是现实中的人对性感男性和女性形象的界定,广告中通常通过具有性感外表的人物,通过直白的语言、身体部位的暴露和动作的诱惑直接向受众传达性感信号,引发其对于产品的关注及情感共鸣的一种视觉手段,如LEE牌牛仔裤平面广告一位女模特赤裸着美丽的臀部,用以表现牛仔裤的贴身合适。而而后者是无生命的物体被用于性象征,不是直接产生刺激,而是巧用双关语、谐音、场景嫁接等,是需要受众在头脑中进行再加工的一种性暗示,给受众留下想象空间。如某则平面广告的熟杏令人联想到女性的臀部,用于讽刺性广告。
3、标记性如何在政治广告广告中发挥作用?
标记性:是一种与其所代表的物体或事件有着某种实际联系的标志。视觉的标记性在视觉形象说服时起到一种论据的作用。
标记性在政治形象中的两大作用:
1) 涉及公众用来表示对某一政治人物的支持以及对其对手的反对的广告。候选人不但利用广告为自己塑造正面形象,还利用广告拼命攻击打压对手。
2) 荧幕形象作为真实形象。如好莱坞“真实总统电影” 通过某些标志性的特征、事件明显指涉某位真实总统;抑或尽量客观中立地讲述历史上某位总统的真实故事。
三、论述题
(一)针对自己看过的影片,谈谈片中用了哪些视觉拍摄手段?
1、仰角 (垂直拍摄)
这种视觉拍摄手段是一种摄影机从低处向上拍摄。仰摄适于拍摄高处的景物,能够使景物显得更加高大雄伟。
在影片中伊莎贝尔跳楼的时,拍摄医院巨大的十字架时采用了仰角拍摄手法,这样突出其中某种宗教暗示,突出其庄严性。
2、俯拍
摄影(象)机由高处向下拍摄,给人以低头俯视的感觉。俯摄镜头视野开阔,用来表现浩大的场景,有其独到之处。
影片康斯坦丁为少女驱魔,与魔鬼在少女的床上搏斗时其中有个角度采用的是俯拍,这样拍是为了突出康斯坦丁与恶魔搏斗的激烈以及恶魔被康斯坦丁压制的屈服。
3、倾斜取景
是指偏离正面角度,或左、或右环绕对象移动到侧面角度之间的拍摄位置。往往能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4、摇拍摇拍是一种慢镜头技巧,用以突出表现镜头所跟踪拍摄的对象,弱化对象之外的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流动的背景和静止清晰的目标给人造成一种时间停滞、空间永恒的印象感,但不同方式的摇拍会带来不同的感觉。
5、静止镜头
由于静态镜头的画面构图是静止的,拍摄对象也是相对静止的,它所表现的是封闭的画面空间和相对静止的时间概念。
6、特写用近距离拍摄的方法,把人或物的局部加以放大、强调,以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楚门的世界反映一个什么形态的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关系怎样?引发我们对真实世界什么思考?
很显然,楚门只属于楚门的世界——一个被操纵的虚拟世界。他的出生、成长,一切的喜怒哀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包括他的死亡,都将在一个被人为操纵和设计好的舞台上上演,并被无以计数的生活于光鲜富足的现代世界的男男女女们驻足观看。他们与楚门融为一体,一起经历着成长的历程,离开楚门,他们的生活将无以为继,世界将大乱,生活将没有意义。
但一场被设计好的持续了三十年之久的旷古未有的真人秀,却终因楚门的疑心和探求欲被击碎了。在楚门历经了人造的风暴、雷电、巨浪的考验后,承载着他走向真相的船,无情地撞破了那个蓝得刺眼的美丽但却虚假的天空。在那一刹那,一个神话结束了,一个阴谋被置于阳光之下。更为重要的是,这深深的撞击,证明只要人性尚存,心灵是无法被永远操纵的。
然而,楚门又绝不仅仅属于楚门的世界。他同时就是生活在这个弥漫着电子硝烟的世界里的然而,文明发展的吊诡正在于,它常常走向自身的反面,成为剥夺自由和消解主体性的帮凶。今天,电子媒介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迅速扩张,已经完全实现了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的天才预言。也正因为如此,全世界的人们才得以在同一个地球上,同时观看楚门的世界,从而在如此广袤的时空范围内把人性中的窥探欲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
现实的悲剧性正在于,在这个媒介的时代,谁都难以逃脱楚门的命运,谁也没有十足的底气说自己与楚门无关。在各种形式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中,难道我们不会见到楚门的影子吗?当我们在为超级女声而狂热欢呼的时候,难道我们不会在自己的身上看到那些抱着电视与楚门厮守的观众的影子吗?在经济利益驱动一切的今天,商业逻辑的泛滥,已经逼迫我们不得不把我们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我们只有自娱自乐,并在狂欢的刹那间,出卖我们的金钱、隐私、自由,乃至生命。
如此看来,《楚门的世界》作为一个时代性的操纵隐喻,不仅讲述了真实和虚假的边界问题,更重要的则是提醒我们走出时代的骗局,走近我们的心灵,在一种顽强的反思中,保有一份不那么时髦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