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模拟试题 > 文学类 > 文化概论 > 2022年自考《文化概论》简答题及答案33

2022年自考《文化概论》简答题及答案33

2022-06-10 15:20:21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2年自考《文化概论》简答题及答案33


22.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艺术构思(核心)→艺术传达(最后阶段)→修改与润色。

23.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

(1)生活材料的储备: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导下对某方面的生活材料的自觉搜集。

(2)作家选择生活材料的依据

①作家往往选择那些最能打动他、在他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生活材料作为表现对象。

②必然与他的深刻的情绪记忆或心理创伤即曾经深深打动他的生活事件有关。

③作家的选材还与他具体的创作心境有关系。

24.艺术构思

(1)定义: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并最终形成完整艺术世界的整个思维过程。

(2)基本阶段:作品整体构架的形成→具体艺术形象的设计→情节的演变发展。

(3)主要方式

①艺术概括:创作主体从一定创作动机出发对其选定的材料进行进一步提炼加工的过程,具体包括艺术综合与艺术简化两种方式。

A.艺术综合:对各种材料重新组合,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作家创作文学作品,很少严格按照完全真实的生活经验来写,都要经过概括和综合的过程。同时,作家常常将生活中的许多人身上发生过的事情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使之更具有代表性。

B.艺术简化:创作过程中,作家对所写事件和人物只寥寥几笔,将其特征勾勒出来,而对于那些大量的、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完全省略。一般说来,艺术简化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品一般都要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一定的抽象,即“抽象的再现”。

②艺术变形

作家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在创作过程中有意将描写的对象以扭曲的、畸形的形式表现出来。艺术变形正是要准确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而并非歪曲生活。

25.艺术传达

(1)定义:作家艺术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某种人们普遍认可的艺术形式显现出来。

(2)文学创作中关于语言运用问题的几点注意:

①文学创作的语言表达要恰如其分。

②文学创作的语言表达要有透明性。

③文学创作的语言表达要有独创性。

26.修改与润色

(1)提高性的修改润色:作品完成以后作家大体满意,只是出于精益求精的目的,再加以修改润色,追求完美无缺。

(2)纠缪性的修改润色:作家创作出一部作品之后,或是听取了别人的意见,或是出于自己的发现,他觉得作品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做出很大的改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自考专业快选

广东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南
湖北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广西
内蒙古
西藏
宁夏
新疆
全部
大专
本科
高起本
全部
文史类
理工类
经管类
艺术类
教育类
医学类
法学类
农科类

自考热门专题

自考热议话题

自考推荐文章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