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考《心理学》章节复习题及答案29
11.性格结构的方面:对现实的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
12.性格差异
(1)性格的态度特征: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事物有各自不同的态度,体现在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上,这些态度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为人处世。
(2)性格的理智特征:人们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差异,就是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主观体验。当人对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态度时,在他的内心世界中会产生肯定或否定的体验。每个人都有其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这些就构成了人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人在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时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性格是坚强抑或脆弱,是根据意志特征来评判的。
13.人格特质理论
(1)起源: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2)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和R.B.卡特尔。
(3)特质: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14.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1)提出者: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继承并发扬了奥尔波特的理论,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
(2)内容:在个人特质中有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15.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把人格类型概括为三种模式:单一型模式、对立型模式和多元型模式。
16.人格测量的方法
(1)测验法
①概念: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察和鉴别的方法。
②主要形式:自陈问卷法(纸笔测验法)。
③测量多个特质的常用人格测验
A.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B.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C.青年性格问卷。
(2)投射法
①概念: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该理论强调人的行为由无意识的内驱力所推动。
②投射测验:
A.罗夏克墨渍测验;
B.主题统觉测验;
C句子完成法。
(3)情境测验
①概念:将被试放在类似或模拟“真实”的标准情境中,通过观察被试的实际表现以推测其能力、品行或人格的方法。
②常用的情境测试:情境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以及公文筐作业等几种形式。
(4)远距离人格测量
通过量化或质化的方法,分析显著样本(如政治领袖人物或其他著名科学家、艺术家)的言语材料或传记材料,从而推断其认知、态度、动机、情绪或整体人格的特征,并解释或预测他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