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模拟试题 > 理学类 > 认知心理 > 2022年自考《认知心理》专项试题:名词解释5

2022年自考《认知心理》专项试题:名词解释5

2022-06-06 15:34:23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2年自考《认知心理》专项试题:名词解释5

18直接通达假设有关视觉词汇识别三个不同的假设之一。直接通达假设认为,读者能够直接从视觉词获得词的意义。当你看到一个词时,视觉模式足以让你从语义记忆中找到有关这个词意义的信息。

19状态依存性记忆信息的提取需要借助于特殊的提取线索。学习时的内在心理状态也会被编入长时记忆,作提取线索,叫状态依存性记忆。

20字词优势效应这个效应是Reicher首先在实验中确定的,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如work中的k),比识别一个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字母(如字母串orwk中的k)的正确率要高。

21自动化加工Schneider和Shiffrin提出了两种加工过程理论。其中自动加工是不受人控制的加工,无需应用注意,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就很难予以改变。

22自上而下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从调整特征觉察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又称概念驱动加工。

23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的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如字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该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的米勒1956年首先提出。米勒认为,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是以信息论中所得比特为单位的,而是以组块为单位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自考专业快选

自考热门专题

自考热议话题

自考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