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病原生物学 > 2022年自考《病原生物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5)

2022年自考《病原生物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5)

2022-05-12 11:28:26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2年自考《病原生物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5)

三、名词解释

1.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2.危险因素(risk factor)

3.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

4.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

5.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P,hsCRP)

四、问答题

1.简述心肌细胞与骨骼肌细胞的主要区别。

2.什么是危险因子,简述常见与生化有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3.简述CRP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4.心肌损伤的概念,理想心肌标志物应具备哪些特性。

5.简述传统心肌酶谱及其特性。

参考答案:

三、名词解释

1.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以往的急性心肌梗死分类多以心电图表现为依据,不能完全反映病人的实际情况。现将病理改变为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和冠脉血栓导致的冠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疾病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2.危险因素(risk factor):指个体固有的生理、心理因素或生活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它们的存在可促使疾病发生,去掉后可减缓甚至阻止疾病的发生。

3.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是表达危险程度的指标,指暴露于某一危险因素的人与未暴露于此危险因素或与危险因素低于某一水平者发病概率的比较,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参数,对疾病早期诊断和一、二级预防有重要价值。

4.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为环状多肽链球蛋白,分子量在115kD~14OkD之间,由炎性淋巴因子刺激肝脏和上皮细胞合成。在任何感染、创伤、手术都可导致升高,是系统感染的重要标志物。

5.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P,hsCRP):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CRP的升高反映了动脉硬化存在低度的炎症过程和粥样斑块的脱落。与严重感染时的CRP不同,冠心病人的CRP仅轻度升高,始终处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基线水平。将冠心病人这种CRP状态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

四、问答题

1.简述心肌细胞与骨骼肌细胞的主要区别。

答: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的主要区别在T管的排列和肌浆网上,肌动蛋白所依赖的钙离子主要来自于细胞外间隙而不是如骨骼肌来自肌浆,由于心肌需要不停搏动,要有持续的能量供应,所以线粒体占了肌浆容积的40%,而骨骼肌中线粒体仅占肌浆容积的2%。相对多核的骨骼肌,心肌往往只有一个核,至多两个核。

2.什么是危险因子,简述常见与生化有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答:危险因素(risk factor)是指个体固有的生理、心理因素或生活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它们的存在可促使疾病发生,去掉以后可减缓甚至阻止疾病的发生。常见与生化有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有:

(1)血脂:高血脂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临床确定血脂水平首选TC、HDL-C和TG作为冠心病辅助诊断指标,且TC/HDL-C比值可更准确地预报冠心病的发生。

(2)炎症:炎性细胞是早期动脉硬化形成的启动步骤,炎症产物如白三烯、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CRP、金属蛋白酶等促进了动脉硬化的进程;慢性炎症导致平滑肌增生,是动脉硬化的关键步骤。

(3)凝血因子:冠心病病人常见血小板活性增加,粘附、聚集于血管壁上,在斑块破裂后导致局部血栓形成,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Ⅶ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

3.简述CRP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答:CRP即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炎性淋巴因子刺激肝脏和上皮细胞合成的环状5肽球蛋白,分子量在115kD~14OkD,任何感染、创伤、手术都可导致升高,它是系统感染的重要标志物。

CRP激活补体系统和中性粒细胞粘附,吸引冠脉斑块中的补体,在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被看作独立的危险因素。CRP的升高反映了动脉硬化存在低度的炎症过程和粥样斑块的脱落。是冠心病一个长期或短期的危险因素。35%CRP升高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最终演化为急性心肌梗死。在AMI发生后3h在血中可测到升高的CRP,未经溶栓治疗AMI的CRP升高并与梗死范围和心衰发生密切相关,CRP不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往往无并发症。

4.心肌损伤的概念,理想心肌标志物应具备哪些特性。

答:心肌损伤是指伴心肌细胞坏死的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穿透性心肌梗死,非Q波性坏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炎。理想心肌标志物应具备以下特性:①主要或仅存在于心肌组织,在心肌中有较高的含量,在正常血液中不存在,可反映小范围的损伤;②能检测早期心肌损伤,且窗口期长;③能估计梗死范围大小,判断预后;④能评估溶栓效果。

5.简述传统心肌酶谱及其特性。

答:(1)AST:分布于人体多种组织,在AMI发生后6h~12h升高,24h~48h达峰值,持续到第5天或一周降低。敏感性不高,特异性较差,血清单纯AST升高不能诊断心肌损伤。

(2)LD及其同工酶: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不同组织有其特征性同工酶,心脏以LD1为主。LD和LD1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8h~12h出现在血中,48h~72h达峰值,约7~12天回复正常,LD1诊断心肌损伤的特异性较LD高。

(3)CK及其同工酶:CK和CK-MB在AMI发生后4h~6h即可超过正常上限,24h达峰值,48h~72h回复正常,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指标。既可以用于较早期诊断AMI,也可以用于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梗死。但CK特异性差,对心肌微小损伤不敏感;CK同工酶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总CK,目前临床倾向用CK-MB替代CK作为心肌损伤的常规检查项目。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自考专业快选

广东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南
湖北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广西
内蒙古
西藏
宁夏
新疆
全部
大专
本科
高起本
全部
文史类
理工类
经管类
艺术类
教育类
医学类
法学类
农科类

自考热门专题

自考热议话题

自考推荐文章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

联系老师答疑领资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