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公共政策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的外在引发机制的是( )。
A、生态变迁
B、自然灾害
C、国际冲突
D、科技变革
2、“因为……所以……”,因为A=B,B=C,所以A=C,这种思维方式属于( )。
A、经验思维
B、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创新思维
3、在预测活动中,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使专家们在互不知晓,彼此隔离的情况下交换意见,将意见处理后得出预测结果,这种预测方法称为( )。
A、博尔达计数
B、正负表决法
C、德尔菲法
D、专家会议法
4、人们把决策过程中冠冕堂皇地进行拖延的做法喻为( )。
A、新闻效应
B、黄灯效应
C、红灯效应
D、乐队效应
5、《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一书是下列哪位学者的著作( )。
A、罗尔斯
B、诺齐克
C、莫尔
D、柏拉图
6、从实质上说,博弈论是一种( )模型。
A、团体
B、过程
C、渐进
D、理性
7、阿西的线条判断实验证实了( )的存在。
A、光环效应
B、首因效应
C、从众效应
D、定型效应
8、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 )。
A、利益集团
B、政策受益者
C、政策影响和制约的对象
D、知识分子
9、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最基本的公共政策形式是( )。
A、总统决策
B、最高法院判决
C、国会立法
D、司法命令
10、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
A、政策评估
B、政策制定
C、政策执行
D、政策终结
11、公共政策问题通常首先由官方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
A、外在创始型
B、内在创始型
C、动员模型
D、自发模型
12、把政策制定看作“在指导社会行动的两个主要方案之间进行选择的自觉性意识”的学者是( )。
A、伍启元
B、托马斯·戴伊
C、艾斯顿
D、德罗尔
13、下列人物中鼓吹“地理因素说”的是( )。
A、欧文
B、圣西门
C、傅立叶
D、孟德斯鸠
14、下列不能作为官方决策者的主体是(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法院
D、利益集团
15、“最少受惠者最多得益”是( )的核心思想。
A、罗尔斯
B、诺齐克
C、奥尔森
D、弗朗西斯
16、提出相对报酬量观点的学者是( )。
A、伊斯顿
B、克朗
C、亚当斯
D、汉森
17、拉斯维尔在创立政策科学时,提出( )。
A、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
B、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政府决定做的或决定不做的事情
D、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18、“无批评”原则典型地运用于( )中。
A、头脑风暴法
B、哥顿法
C、零起点法
D、对演法
19、领导者的微服私访属于政策评估中的( )。
A、正式评估
B、非正式评估
C、内部评估
D、委托评估
20、理性模型对人的前提假设是( )。
A、社会人
B、政治人
C、复杂人
D、经济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政策主体中的非官方参与者包括( )。
A、政党
B、利益集团
C、思想库
D、大众传媒
E、公民个人
2、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包括( ) 。
A、政治系统的合法化
B、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C、评估政策方案
D、宣传政策主张
E、政策对象范围的扩大
3、美国学者罗杰·科布以政策诉求为标准提出的建立政策议程的类型包括( ) 。
A、自上而下型
B、自下而上型
C、外在创始型
D、政治动员型
E、内在创始型
4、政策规划的原则包括( ) 。
A、信息原则
B、系统原则
C、客观原则
D、效益原则
E、可行原则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政策评估决定了政策必然终结
B、政策评估决定了政策必然调整
C、政策评估决定了政策必然延续
D、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
E、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
6.依据政策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公共政策可划分为如下哪些基本类型( )
A.政治政策 B.经济政策
C.社会政策 D.教育、科技、文化政策
E.优抚政策
7.在下列政策系统内,表现为政策的塔形结构的有( )。
A.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B.战略––––策略––––战术
C.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
D.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
8.下列哪些政策属于政治政策( )
A.工业政策 B.外交政策
C.国家安全政策 D.正常政策
E.社会保障政策
9.以一项政策谋求达到的目标的数量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分为( )。
A.单项目政策 B.双目标政策
C.多目标政策 D.确定型政策
E.不确定型政策
10.后行为主义时期,在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公共政策学在方法论上的多样化主要表现在 ( )。
A.行为主义方法论 B.公共选择方法论
C.博弈论 D.个案研究法
E.历史唯物主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基本政策的特征。
2、简述用来评估模型效用的一般性准则。
3、简述政策执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简述政策规划中的主要思维方法。
5、简述政策法律化应具备的条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政策规划的过程。
2、试述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
五、案例分析(本大题共10分)
我国西部地区某县政府召开会议,讨论退耕还林还草的工作,在会场上各位领导经过简单的讨论,最后以多数压倒优势表决通过决定,按照70%还林,30%种草的比例退耕;会上有人提出该县大部分地不宜退耕还林的看法,但没有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事实上,该县由北到南,降水量从100毫米到500毫米不等,而在一般情况下林木在500毫米以下降雨量的气候中难以成活。因此,该县所规定的林草比例必然导致北部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国家已多次强调,要以“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工作,但西部地区许多地方未做到这一点。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小组意识理论的知识,分析该县退耕还林政策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你自己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