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考《大学语文(本)》基础试题及答案(16)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A.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什么?
B.这段话体现出孟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C.这里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37.阅读《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A.这段文字可分为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的大意。
B.“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其中的“昆山”与“分宜”各指什么?
C.马伶的经验说明了什么?
38.阅读《陌上桑》中的一章,回答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A.诗中所写的罗敷采桑用具及服饰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B.诗中的“行者”、“少年”、“耕者”、“锄者”有何共同心理?
C.这段描写体现出怎样的笔调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