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伤寒论》章节习题及答案:四(6)
(三)判断说明题
1.太阴病属里虚寒证。正确。三阴病属里证,而太阴病的病机为中阳不足,寒湿内盛,故为里虚寒证。
2.太阴中风的特点是四肢烦疼。正确。脾主四肢,四肢为诸阳之本,脾阳与风邪相博,四肢气血运行不畅,而见四肢烦疼。
3.太阴病腹满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腹胀满病机相同,都属虚满。正确。太阴腹满为中阳不足,寒湿内盛,气机不畅所致。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之腹满为脾阳不足,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阻碍气机,气滞于腹则生腹满。二者病机基本一致。
4.太阴病提纲证的表现有胸下结硬。错误。胸下结硬是误用下法后出现的变证,而非提纲证的固有表现。
5.四肢(肢节)烦疼可见于太阴中风,亦可见于少阳兼太阳证。正确。太阴中风固然以四肢烦疼为特点,而少阳兼太阳的柴胡桂枝汤证也可见四肢烦疼(肢节烦疼)。
6.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这里“易动”是易于行动之意。错误。“易动”为易被损伤之意。
7.太阴病发黄为身黄,目黄,小便黄。正确。太阴寒湿发黄应为身目小便俱黄。
8.太阴病下利而口渴,是由脾不散精所致。错误。太阴病之下利为自利不渴。
9.太阴中风脉见阳微阴涩为阳虚而营血不足。错误。脉阳微为浮取微,意为邪气轻浅,阴涩为沉取涩,意为脾虚气弱夹有湿邪,脉行不畅之意。
10.太阴病的病机是“藏有寒”。正确。脏有寒即为脾脏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