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历年真题 > 公共课 > 大学语文 > 2010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04729真题

2010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04729真题

2020-10-09 14:43:38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试卷

(课程代码04729)

本试卷共l0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理念是 【 】

A.以人为本,施行仁政 B.顺应自然,清静无为

C.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D.多元并立,和而不同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满招损,谦得益'的观点来说明国家兴衰的道理,

这种论证方法是 【 】

A.演绎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3.《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咬文嚼字'表面上是斟酌文字,实际上是 【 】

A.确立中心论点 B.调整思想感情

C.安排层次结构 D.选择表现方法

4.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 】

A.入侵者大兵压境 B.公子成态度转变

C.法令严峻 D.臣民拥护

5.《张中丞传后叙》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这一错误论调时,使用的论证

方法是 【 】

A.演绎. B.归纳

C.对比 D.类比

6.下列文章中,赞叹主人公能“自得师”的是 【 】

A.《冯谖客盂尝置》 B.《种树郭橐驼传》

C.《马伶传》 D.《纪念傅雷》

7. 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兼用了比拟、对偶和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

A.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额面

B.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

C.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

D.月色苍凉,东方将自,客方散去

8.《香市》作者在描述重兴香市冷落情景时着重写了“南洋武术班',其手法是 【 】

A.类比象征 B.对比反衬

C.以小见大 D.侧面描写

9.《哭小弟》一文组织材料的方式是 【 】

A.依顺时序 B.交叉垒积

C.由大及小 D.由小及大

10.《湘夫人》中,“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的抒情方法是 【 】

A.直抒胸臆 B.借典故抒情

C.借景抒情 D.借象征抒情

11.《饮酒》(其五)中,体现诗人鄙弃世俗功名心态的诗句是 【 】

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2.李白《行路难》是一首 【 】

A.七言律诗 B.汉乐府诗

C.新乐府诗 D.旧题乐府诗

13.《早雁》中,赔寓百姓纷纷逃难:流离失所的诗句是 【 】

A.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B.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C.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D.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14.柳永《八声甘州》中,“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感叹的是 【 】

A.游子漂泊,前途无望 B.久别家人,音讯杳然

C.青春不再,人生如寄 D.世事变迁,朝代更替

15.下列《鹧鸪天》中的词句,含有“琴瑟知音”这一典故的是 【 】

A.梧桐半死清霜后 B.头自鸳鸯失伴飞

C.原上草,露初唏 D.旧栖新垅两依依

16.李清照《声声慢》中,直接引发“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告的景物是 【 】

A.晚来风急 B.伤心雁过

C.黄花堆积 D.梧桐细雨

17.《再别康桥》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 】

A.借景抒情 B.借举止抒情

C.借事抒情 D.借典故抒情

18.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的意象中,用来比喻“我的爱人'的是 【 】

A.草棚 B.幽谷

C.烈火 D.炉膛

19.《断魂枪》中,孙老者的主要个性特点是 【 】

A.争强好胜 B.嗜艺如命

C.落寞孤傲 D.有时代感

20.《苦恼》的主要情节是 【 】

A.大雪纷纷下,车夫无生意 B. 车夫死儿子,年老无依靠

C. 母马挨鞭子,车夫遭打骂 D.苦恼无处诉,只能对马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下列成语,见之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的有 【 】

A.井底之蛙 B.终南捷径

C.责无旁贷 D.功亏一篑

E.开诚布公

22.《垓下之围》的“太史公日”中,对项羽的批评意见有 【 】

A.不重情 B.不师古

C.不觉悟 D. 不自责

E.不善用人

23.下列作品中,运用了类比手法的有 【 】

A.《种树郭橐驼传》 B.《秋夜》

C.《爱尔克的灯光》 D.《我与地坛》

E.《蚂蚁大战》

24.《蒹葭》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 【 】

A.真诚向往 B.执著追求

C.绝望情绪 D.疑虑心理

E.追寻不得的惆怅

25.《金鲤鱼的百裥裙》的叙事特点有 【 】

A.使用倒叙方法 B.以百裥裙为中心线索

C.行文夹叙夹议 D.以儿子的行为侧面烘托金鲤鱼

E.结尾以裙子尚未完工来深化主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l0分)

26.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数:

27.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

期:

28.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至落入下乘

下乘:

29.项王军壁垓下

壁:

30.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

纳:

31.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

不服:

32.是造物者乡无尽藏也

造物者:

33.或大呼命酒

命酒:

34.向之浅斟低唱者出

向:

35.此愿有何难遂

遂: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

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而群众本身

在思想上总是迟钝的,在感觉上也总是迟钝的。

A.这里所说的“个人”和“群众”各具怎样的特点?

B.从这里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崇尚怎样的人格?

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37.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盂尝君日:

“寡人不祥,被子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

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日:“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

还报孟尝君日:“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A.冯谖为孟尝君营造的第三窟指的是什么?

B.冯谖基于何种考虑为孟尝君凿就这第三窟?

C.指出文中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38.阅读《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

但是,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走走停停,不断地自我耗损,又不断地为耗

损而再耗损。结果,仅仅多了一点自信的李冰,倒成了人们心中的神。……

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对许多内容不感兴趣,特别使我静陕的是,傩戏中的水神河

伯,换成了灌县李冰。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

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

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A.从题材上看,《都江堰》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散文?

B.从全文来看,这段文字中“自我耗损”和“再耗损”指的是什么?

C.“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为什么使作者愉快?

39.阅读《长恨歌》中的一段,回答问题: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逦迤开。云鬓半偏

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砜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

一枝春带雨。

A.这段写出了杨太真怎样的情感?

B.写出其中借行为举止抒情的诗句。

C.“梨花一枝春带雨”喻指什么?

40.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谁知这个话传到宝玉黛玉二人耳内,他二人竟从来没有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

的这句俗话儿,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着头细嚼这句话的滋味儿,

不觉的潸然泪下。虽然不曾会面,却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

正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了。

A.这里所说的“冤家'是什么意思?

B.此段文字表现宝黛怎样的心情?

C.举例说明此段文字心理描写的特点。

五、作文题(30分)

41.钱钟书《吃饭》一文说奈“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

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这

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素朴的人生观。”请据此并结合社会现实,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口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自考专业快选

广东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南
湖北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广西
内蒙古
西藏
宁夏
新疆
全部
大专
本科
高起本
全部
文史类
理工类
经管类
艺术类
教育类
医学类
法学类
农科类

自考热门专题

自考热议话题

自考推荐文章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