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184页,通过训诂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及其科学文化。所以甲骨文“女”字象两臂背缚跪倒这形。由此可见,妇女在这种家庭中,是与奴隶或牲畜同等看待的。《说文,人部》:“ ,慎也”。“ ”与“服”乃一语之变。《礼记,曲礼》:“纳女子于诸侯曰酒浆,于大夫曰 洒埽。”
四十七,190页,运用于工具书的编纂。 我国最早的字典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它首创了用偏旁部首来统帅文字形体的编排方法。
汉代人释词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互训。 互训是用同义词相互解释的一种释词方法。如《尔雅,释诂》“疑,戾也”。这是根据《诗经,小雅,雨无正》“靡所止戾”和《大雅,桑柔》“靡所止疑”这两句诗而得出的。
如《计经,小雅,皇皇者华》里的几句话中的“咨诹”,“咨谋”,“咨度”,“咨询”都当“访问”讲,所以这里都是同义词复用。这种互训,只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它们有相对的同义,并不等于它们在一切环境中绝对同义。
194页,第二,推原。训诂解释词义的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这种方法叫推原。
195页,第三,义界。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这种方法叫义界。
义界与互训的比较:互训只能对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相对同义的词进行比较,并不能说明词的概括意义。用义界的方法来训释词义,对帮助人们了解词的概括含义,是更为行之有效的。如《说文解字,旦部》:暨,日颇见也。这就是用义界的方法来训释“暨”。“颇”是偏斜的意思。又如《说文解字,车部》对“辍“的解释:“辍,车小缺复合者”。“辍”的本义不是停止,而是行车中途发生障碍,修理修理还可以继续前进和意思。如《说文解字,部》对“达”字的解释:“达,行不相遇也。”凡是中途遇到任何事物都会有被阻止的可能。走一条路而没有相遇的事物,自然是通达的了。
197页,《说文,见部》‘不毛之地’解释“不长庄稼的荒芜之地”,并不是连草也不长。
四十八,198页,运用于指导阅读和语文教学。《曹刿论战》“败绩”纯指车不能行。如《礼记,檀弓上》:“败绩”就是车不能循迹而行,故辙乱而颠覆的意思。
名词解释:
1、句读:26页我国古代文章断句的符号和方法的名称,相当于今天标点符号的作用。
2、断章取义:78页,此赋诗不泥其本义,而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意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连类并称:81,指两个字或词的义类相因而牵连之,但所指只取其中一词之义。
4、反义词对举:83,则是连用词义对立,矛盾的两个词,但只强调矛盾的一个方面。
5、章句:84,汉代注释家解释古书体例,往往在解释词义之外,再串计文章大意,这种解说方法叫章句。(流传到现在的以“章句”为名的注释书,有后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王逸的《楚辞章句》。
6、以形说义:119,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