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过程与意义,理解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教学重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教学难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发展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学时安排:3
教学内容:
第一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坚持了一条科学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条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表述和概括。
实事求是这条思想路线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确立,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我们党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取得了恢复国民经济和过渡时期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新中国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1958年以后,由于我们在不同程度上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坎坷,特别是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错误,给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证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坚持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顺利发展,否则,就会招致失败,陷入艰难曲折的局面。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与发展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一举粉碎。然而,党内少数同志提出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给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造成了很大阻力。“两个凡是”的实质,就是继续坚持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坚持“文化大革命”的理论与实践。按照“两个凡是”去做,中国就将继续陷于动乱之中,不可能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邓小平同志以一个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彻底唯物主义者的科学精神,极力倡导人们解放思想,冲破禁锢。他在党内率先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明确断言:“‘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他指出,对领袖人物的话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还是采取“两个凡是”的态度,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在邓小平的领导和支持下,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成了全党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他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讨论的意义。邓小平的这个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项重要贡献,就是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处理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为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进而掀开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新时期的重新确立,决不是对民主革命时期确立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的基础上所作的回归,因而是一种更高水平的确立,是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邓小平的相关论述中:
(一)深刻阐述了实事求是的重要地位。
(二)深刻阐述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于制定和坚持正确政治路线的意义。
(三)完整系统地表述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
(四)突出强调了要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达到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互相依存、辩证统一的。“不解放思想,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离开实事求是,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是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