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模拟试题 > 文学类 > 艺术欣赏 > 2022自考《艺术欣赏》复习试题及答案4

2022自考《艺术欣赏》复习试题及答案4

2022-06-27 10:58:54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要回答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关系。

1、答题要点: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实践基础,艺术批评则是艺术欣赏的理论升华。

主要表现是:

(1)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而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

(2)欣赏活动带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和主观随意性。艺术批评虽然也带有个性,但它应是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是一种美与丑的普遍的社会标准。

2、简要回答书法中“神采”与“法度”的关系。

2、答题要点:

“神采”是指作品所显现的一种精神气韵,是创作者的“心画”,贵有“天趣”,是书法家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既雕既琢,复归于璞”,是一种很高的审美境界。(2分)

“法度”是不同的艺术表现在创造美的过程所遵循的规律和一定的法则。书法中不同的书体,均有各自的法度,他们都是书法家美的创造的经验总结。(2分)

艺术美的生命在于创造。书法中的“神采”是凭借布白、结构、用笔等来表现的,也就是说“神采”离不开一定的“法度”,但“法度”不是凝固不变的,须在创作实践中灵活运用,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4分)

我们可以通过鉴赏书法作品的用笔、结构、布白等方面,更深刻地了解书法家的创造,进而从最能表现情思、意蕴的地方去发现美。(2分)

五、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艺术欣赏的“再创造”,请举例说明并加以分析。

1、答题要点:

(1)艺术欣赏“再创造”是指欣赏者由于艺术形象的诱导,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丰富或提炼着艺术形象。(4分)

(2)艺术形象是欣赏者发挥想象的客观基础,无论欣赏者的“再创造”怎样发挥想象,“再创造”的对象其本质不会发生变化。

(3)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是主动的,不是被动地接受。(4分)

欣赏者的“想象”是主动的;

欣赏者的生活经历是各异的;

欣赏者的爱好兴趣是多样的

丰富或提炼的艺术形象是“这一个”

举例(4分)

分析(4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自考专业快选

广东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南
湖北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广西
内蒙古
西藏
宁夏
新疆
全部
大专
本科
高起本
全部
文史类
理工类
经管类
艺术类
教育类
医学类
法学类
农科类

自考热门专题

自考热议话题

自考推荐文章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