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自考《全科医学导论》模拟试题之问答题
一、问答题
1、如何实施全科医疗综合性服务?
①要把卫生服务扩大到一个居民;②要体现服务内容的全方位,做到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③体现临床诊疗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三维”医学模式;④要体现个人、家庭、社区三者兼顾。
2、社区哪些资源可利用为卫生服务?
(1)家庭资源的利用:①家庭环境与生活设施;②家庭成员间的情感支持;③家庭成员间的医疗照顾;④家庭经济支持。(2)社区资源的利用:①机构性资源;②人力资源;③社区经济资源;④信息资源。(3)医疗资源的利用:①会诊;②转诊。
3、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应采用哪些技术?
(1)重视基本诊疗技术的应用:①病史询问;②体格检查;③常规器械操作。(2)临床诊断中善于应用概率方法:①概率方法在建立诊假设时的应用。②概率方法在检验诊断假设时的应用,(3)COOP/WONCA功能状态量表的应用;(4)合理处理:①尊重病人意愿;②避免药物滥用;③注意药物的副作用;④注意药物的价格;⑤合并使用非药物疗法。
4、在全科医疗中,健康问题的描述通常采用SOAP格式,请分别说出S、O、A、P的含义。
S——指主观资料,包括由病人提供的主诉、症状、病史、家族史等。0——即客观资料,指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病人资料。A——指医生根据获得的主客观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对问题作出全面的评价。P——指针对病人的健康问题所制订的处理计划。
5、综合性医院的全科医疗科的工作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任务:(1)担负全科医师的毕业后培养、继续教育工作;(2)接受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转诊病人,并负责协调医院内各专科间的转诊医疗;(3)开展全科医学科研与教学工作;(4)直接承担部分全科医疗临床服务工作。作用:(1)促进了医院服务模式的转变;(2)弥补了综合性医院提供的生物医学专科化服务的不足;(3)协调了专科各自为政的片断,暂时和局部的服务;(4)扩大和完善了综合性医院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5)充分满足了病人的各方面需要,促进了医德、医风和医患关系的改善;(6)加强了二、三级医疗单位与基层医疗单位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之间的联系,为实现双向转诊提供了条件;(7)为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的落实创造了条件;(8)为现代医学教育的实践教学创造了理想的场所与环境。
6、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设置机构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有利于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2)有利于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3)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4)有利于保持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5)有利于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
7、如何组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立应考虑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居民的需求和意愿及其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等方面。(1)合理设点要符合本地区区域卫生管理的要求社区人群的基本卫生需求;①服务人口:一般在2000—5000人口设一个;交通居住不便也可500—1000人设一个;②交通便利:最远不超过2公里,步行20分钟左右;(2)人员配备:应考虑到社区中人口数量、居住分散度、生活水平以及居民的健康状况等因素。一般可配2—5名全科医师,2—3名社区护士,不必再分科;(3)用房要求:根据当地的医疗服务需求,及具体条件决定。一般3—5间,每间15—18m2为宜,分为诊察室、治疗室、配药室、密观室和必要的生活空间即可;(4)医疗设备:应根据日常诊疗需要,从经济、实用、方便及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来配备;(5)基本药品配备:应根据常见病、多发病及急救的需要,配备安全、疗效确定,可靠的常用药品。存量不宜过多,以一月为宜。每伞丹盘点,进药一次。
8、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如何控制与管理卫生费用?
控制与管理卫生费用的基本原则是:(1)苦练基本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过分依赖仪器设备;(2)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人员,尽量避免人力浪费;(3)加强社区居民的预防保健及康复工作;(4)控制人口,优生优育;(5)使用基本药物为主;(6)发展适宜技术,适当使用高技术;(7)健全卫生“一条龙”服务网络,全程地管理病人,可避免对病人进行重复检查,重复开药;(8)开展非住院治疗方案,减少病人住院天数;(9)通过健康教育,减少不合理的卫生需求;(10)激励原则。
9、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配备应考虑哪些因素?
社区服务机构人员配备应考虑到如下因素:(1)医务人员的知识互补:全科医师可以有一定的专业特长;(2)年龄、性别比例要适当:要注意男、女及老、中、青的适当搭配;(3)医护比例适当:医护人员的比例应逐步扩大到(4)适当的专科医师:要十分注重团队服务的功能,在社区服务中心可配备少量的专科医师如妇产科医师、五官科医师、口腔科医师等。
10、全科医学教育分哪些层次?
(1)分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知识教育;(2)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3)全科医学岗位培训;(4)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5)管理人员的全科医学相关知识培训。